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参考题答案

来源:宁波法制办 发布时间:2006-07-31 17:45 点击量: 


一、基础知识
(一) 判断题
1、X 2、√ 3、√ 4、√ 5、X 6、X 7、√ 8、√ 9、X 10、X 11、X 12、√ 13、√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BD 3、AB 4、C 5、C 6、B 7、C 8、B 9、ABC 10、ACD 11、AB
(三)改错题
1、改为“国务院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改为“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四)简答题
一、行政执法主体承担行政执法责任的方式有哪些(列举五种以上)?
答:1、撤销违法;2、重作行为;3、变更或修正;4、履行职责;5、返还权益;6、恢复原状;7、赔偿损失;8、承认错误、赔礼道歉;9、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二、简述行政征收与征用的区别?
答:1、两者的法律效果不同。征收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是使用权的改变;
2、两者的补偿不同。在征用的情况下,如标的物没有毁损灭失应当返还原物,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在征收的情况下,属于一般征收的对被征收人补偿相对更高;
3、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征用一般适用于临时性的紧急状态,而征收不一定在紧急状态中适用,为了共同利益的需要也可以征收。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简述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答:1、范围不同。抽象行政行为调整不特定的人和事,具体行政行为仅针对特定的人和事
2、适用不同。抽象行政行为一般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在其效力期间内,可以反复适用,具体行政行为仅对本次事项的处理有效,对其他事项不适用。
3、方式不同。抽象行政行为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变化,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
4、程序不同。抽象行政行为一般要求有征求意见程序以及公布程序,具体行政行为强调调查程序、听证程序等。
五、简述行政执法依据的“后法优于前法”和“就高不就低”适用原则?
答:后法优于前法是指同一机关就同一问题制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执法依据,如果有矛
盾,应该执行颁布时间在后的新的依据。
就高不就低是指当不同效力层次的执法依据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一致时,行政执法主体
和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执行效力层次较高的执法依据。
六、简述行政执法主体的基本特征?
答:1、行政执法主体是一个组织;
2、行政执法主体依法享有行政执法权;
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4、行政执法主体直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二.执法监督
(一) 判断题.
1. √.2. √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C 3、ABCD
三.行政处罚
(一) 判断题
1、√ 2、√ 3、X 4、X 5、√ 6、X 7、√ 8、X 9、X 10、X 11、√ 12、√ 13、X 14. X 15. X 16.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 2、A 3、C 4、ABD 5、ABC 6、ABCD 7、ABCD 8、AD 9、BCD 10、BD 11、D 12.ABD
(三)改错题
1、改为“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公安机关实施.”
2.改为“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改为 “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4.改为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5.改为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6.改为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如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前述期限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7.改为 “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应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8.改为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四)简答题 (略)
(五) 案例分析  1.B 2.B 3.CD 4.AC 5.BC 6.(略)

四.行政许可
(一) 判断题
1、X 2、√ 3、X 4、√ 5、√ 6、√ 7、X 8、X 9、√ 10、X 11、√ 12、X 13、X 14. X 15. √ 16. X 17.X 18.X 19. √ 20. √ 21. √ 22.X 23. √ 24. √ 25. √ 26.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 2、ACD 3、C 4、BCD 5、A 6、C 7、C 8、C 9、C 10、ABCD 11、AB 12.AC
(三)改错题
1. 改为 “申请人的行政许可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 改为 “除当场可以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四) 简答题 (略)
五.行政救济
(一) 判断题
1、X 2、X 3、X 4、√ 5、X 6、√ 7、X 8、X 9、√ 10、√ 11、√ 12、X 13、X 14. X 15. X 16. X 17.X 18.X 19. X 20. √ 21. X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D 2、B 3、ABCD 4、AD 5、B 6、ABCD 7、ACD 8、BCD 9、ABD 10、D 11、A 12.AD 13.D 14. ACD 15.ABCD 16.ABC 17.AC 18.AD 19.ABCD 20.ACD
(三)改错题
1.改为 “被申请人对行政复议不依法提出书面答复的,则视为其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复议机关可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2.改为 “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改为 “行政复议决定一经复议机关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 改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5. 改为 “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6. 改为 “经行政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7. 改为 “在行政诉讼中,原则上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8. 改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9. 改为 “在行政诉讼中,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10. 改为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二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定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11. 改为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四) 简答题 (略)
(五) 案例分析题
1.AD 2.AD 3.A 4.C 5.A 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