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村”法学生驻村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王颖 赵欢 常书玮 徐世凯  发布时间:2015-01-28 11:01 点击量: 

摘  要

我们以小组形式入驻国家级民主法治村--中官路村,对中官路村民主法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该村民主法治建设有一套自己的组织领导思路,在这种思路的领导下,通过实施各种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进行对本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教育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进行民主法治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村集体大力发展涉及本村和外来人口的教育及覆盖面较广的经济建设,在发展村集体的同时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并且针对发展障碍积极应对,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关键词】  中官路村; 组织领导; 民主; 村民自治; 经济教育发展; 法治建设

abstract

we enter by the group form in the state-level democratic government by law village--the major road village,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to the major road village democratic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situation. this village democratic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has a set of own organization leader mentality, in under this kind of mentality leadership, through implements each democratic system, implements the villagers autonomous, carries on to this village villagers and the external work personnel's legal education program and carries on the democratic government by law to the external work personnel's service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btains the remarkable result. the village collective develops vigorously involves this village and the non-native population education and the coverage b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democratic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during development village collective, an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barrier positive should to, formed a set to suit own development pathway.

keywords:  major road village;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village self-governance;  democracy;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rule by law;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前言       1

1.2 中官路村情况简介      1

第2章 民主法治建设现状   2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 2

2.2 充分发扬民主,做到村民的事村民定      3

2.2.1民主选举选出了好当家        3

2.2.2 民主监督全透明  3

2.2.3 民主管理显民意  3

2.3  实行村民自治,提升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   4

2.4  加强普法教育,努力培养“法律明白人”         5

2.4.1 法律学习教育人  5

2.4.2  法治活动影响人         6

2.4.3  法治文化熏陶人         6

2.5  创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构筑和谐大家庭   7

2.6  民主法治建设群众得益,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7

第3章 总  结       10


第1章 绪  论

1.1前言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得到了宁波市司法局和宁波电视台的大力支持,进驻宁波市镇海蛟川街道中官路村旨在了解该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民主法治发展的同时,也加强学生自身的法律实践能力。我们小组于7月5日开始进行了小组讨论、制作问卷、走访周边村落进行问卷调查、修改问卷、统计数据等筹划工作,9日进驻中官路村进行基本资料的了解,截至15日完成驻村工作,期间主要以采访领导、走访村民,参与村民活动、法律宣讲、参与并协助村规民约修改以及参观具有特色的法律宣传针对组织领导、村民自治、普法教育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来了解中官路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并提出我们的建议来促进该村的民主法治发展。

1.2 中官路村情况简介

中官路村隶属于镇海区蛟川街道,位于镇宁公路以北,镇骆路以西,毗邻省级经济开发区——镇海经济开发区,全村有住户325户,户籍在册人口835人,外来人口521人。全村共有党员2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现全村已完成了整体拆迁,村民集中居住在临江小区和银凤晓月安置小区。

近年来,中官路村两委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富而不奢谋发展,立足为民办实事”的中官路精神,大胆创新,锐意进取,2013年底村集体总资产达到2983.9万元。2013年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1.11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1280元,可用资金656.28万元。中官路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级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省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级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基层党校示范点”、“市级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市级示范青年中心”、“市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2章   民主法治建设现状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

完善村级组织建设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基础,中官路村在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的同时,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建设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村主任担任副组长,有两名大学生村官为创建工作联络员,专职从事创建工作,确保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正常有序推进。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工、青、妇、治调、“六五”普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15个基层组织作用,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保障了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

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在全街道率先设立了村党代表咨询台,由村党支部主要领导亲自坐镇,做到全年无休,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和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又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构筑了一座“爱心桥”。一是当好“宣传员”角色,向群众宣传征地拆迁、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二是当好“引导员”角色,深入了解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引导党员群众识大体、顾大局,顺利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当好“调解员”角色,积极开展谈心交流,疏通民意,主动排解矛盾。“咨询台”设立以来,共接受群众各类咨询200起并逐一落实,成为了村领导集体察村情、体民意、化矛盾的爱心平台,受到了全村村民的广泛欢迎。

通过资料的搜集,我们还发现中官路村有很多的关于组织领导方面做得不错的方面。其中《安全生产工作台账》引起了我们小组成员的注意。根据我们的实地了解和采访,认为对于村民来说,安全生产是很重要的一块。可以加强村安全生产,促进村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该台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其工作重点是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一步搞好道路交通安全,在交通越来越发达,并且随着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交通安全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建筑安全责任制,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管理,落实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建立公共卫生防疫长效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盒市场检测,搞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而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同时加强隐患排查工作,强化事故责任追究。

针对组织领导,我们还专门采访了中官路村赵章琪赵书记。赵书记作为省“为民好书记”、“省劳动模范”,在担任中官路村村支书的22年中,早已把办公室当做自己的家。不仅统包村中大事小事,凡涉及村民利益和村中建设的,更是勇于争先。赵书记谈到了经济建设对民主法治完善的基础作用,只有村里的经济搞上去,村民们富裕了,村中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并指出民主法治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稳步缓进的长期过程。近年来中官路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节节高,在赵书记的带领下,中官路村成为全区第一个推行农村养老医疗补助、全区第一个成立“支部爱心职业推介”的农村,村级财务合理、合法、公开、透明,20多年来从未出现因贷款担保、资金出借等给村级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现象。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赵书记是“为民好书记”,更是村民的好朋友、好长辈,与村民关系十分亲近。

2.2 充分发扬民主,做到村民的事村民定

2.2.1民主选举选出了好当家

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村两委会干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法》,村党支部采取了“两推直选”的方式,村委会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充分体现了村民真实意愿。村委会任职期,分别在届中、届末及每年年终召开民主评议大会,由村干部向群众作班子工作报告和个人述职述廉报告,党员和村民分别结合实际对每位村干部进行评分。村领导班子能够廉洁自律,不负众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多年来村干部的各项测评结果和上级考核中均为优秀。

2.2.2 民主监督全透明

中官路村设立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下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委会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上讨论通过的事项进行监督,采取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常年性工作定期公开、季度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的“四性监督模式”。民主理财小组严把财物审查关,做到“一月一查一上墙”和“两年一审计”。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下设廉政信息监督岗、创业承诺监督岗、公共项目监督岗、民情信息监督岗、便民服务监督岗、阳光决策监督岗、村民财物监督岗等“七大民主监督岗”。落实“阳光村务”制度,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凡涉及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村级重大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阳光村务”工作程序决策实施。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使民主监督贯穿于村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全村各项工作主动接受村民监督。为此,多年来村各项重大决策事项未有一起受到群众上访或不满,未有一名党员(村)干部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2.2.3 民主管理显民意

依法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规范村各项制度,采取了逐一入户征求意见的方式代替村民大会通过,使制定的章程符合法定程序。该村还建立了《党建篇》、《政务篇》、《财务篇》、《议事篇》等四本规章制度集,在制度先行的情况下,努力抓好贯彻实施,保证村务“四民主、三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在村办公楼设置了集体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三套班子各自职责,村重大决策民主听证制度等内容的宣传挂匾,将党员和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纳入村民的监督之中,增强了村干部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形成一种强烈的民主氛围,使以法治村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官路村的综合会议室,我们也看到了墙壁上悬挂着的民主选举、监督及管理制度,挂匾清楚地列出了居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选举方式及任期,罢免,公开制度、评议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社区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具体办法。

2.3  实行村民自治,提升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

中官路村通过完善、细化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各项措施,切实保障村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以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热情,积极投身到创建“民主法治村”的活动中来。

在三公开过程中注重实效,做到公开形式多样化。一是坚持长期全面公开。在村门口主要道路旁设立党务、财务、村务公开栏,做到党务、财务、村务每季度公开一次,对村年度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及涉及群众利益的生育指标,财务收支、民主选举情况、重大事项村民代表研究的结果、建党对象、低保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重要内容,做到坚持每月18日前准时上栏,向村民全方位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利用各类会议进行公开,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向与会人员宣传解释有关政策和报告工作。

同时严格遵守集体议事制度规定,杜绝“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为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村党支部、村委会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一方面。分层次分别确定村民委员会、党支部、经济合作社、村民代表会议各自的议事决策权限;另一方面,明确集体议事的程序,做到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由两委会集体会议讨论一致后,分别提交党委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进行民主决策,实行“阳光操作”,强化对班子成员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确保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如该村出台《中官路村失土人员生活补差实施办法》,首先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村两委会统一思想,建立了由党员、村民代表、普通村民组成的政策研讨小组。其次,针对不同群体层次先后召开了9次民主听证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座谈,再由村民代表大会对草案进行表决,获得了99%以上村民的签字同意。根据实施办法,村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失土人员生活补差,每年不断递增福利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针对群众关注热点,重点抓好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一直是村民关注的热点,也是最容易出暴露问题的环节。为此,村班子加大透明度,扩大民主决策的范围,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一是村班子加强对往来款的自我监管,资金运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各类应收往来款项均由两人以上核对监管,到期后及时催缴,使资金回笼快,利用率高。二十多年来,村账也做到了无一笔死账,无一笔经济担保呆滞款,无一笔资金私自外借款,无一笔水电费拖欠款及其他账款,村班子在村民中的信任度明显增强。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村班子改良了财务预算制。具体做法是,首先拟定预算数据后,对原有预算表进行分块简化,制作幻灯片课件;其次召开预算汇报会,由经济合作社社长做主讲人对各项指标,向村民代表作具体分析讲解;然后由与会人员提问、讨论、建议后,对部分指标作修改调整。最后修改后的预算表经全体村民代表举手表决,再依此实施。此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市级领导的重视,作为“治村三十六计”系列专题片中的“先算后动”一计,进行了节目录制。

在综合会议室里我们也看到了关于民主听证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并明确指出,实施村级重大决策民主听证制度,是防止腐败现象和村级工作不规范的重要措施之一。

2.4  加强普法教育,努力培养“法律明白人”

中官路村之所以能取得很多成绩,据我们了解得知,并不是因为村干部威信高,也不是村民老实听话,而是该村通过长期不懈法制宣传教育沉淀,培养一大批“法律明白人”,让领导依法管理,让村民依法监督。

2.4.1 法律学习教育人

利用法治学校建立集中学习机制。村两委会不断完善各项学习制度,经常开展各项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工作素质。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利用与结对高校师资共享、邀请党校老师的机会,开设普法、维权专题讲座,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每年制定学法计划、规范学法内容,每年四次积极组织“两委”干部、每年两次组织村民代表参加学法活动,每年年终对村干部进行一次学法考试。运用省级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点开展法律学习,组织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收看远程教育课件,利用法治学校和青春路暂住房活动室定期开展学法活动,同时针对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每年集中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多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群众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开展“禁毒知识讲座”、“防火安全讲座”、“青少年普法知识讲座”等专业知识培训,是参训人员法律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设立法制宣传阵地形成开放式学习模式。村投入20余万元设立与全宁波市各公共图书馆联网的“农家书屋”,目前共有科普、法治、文艺等各类藏书6000余册,其中,专门开辟场所设立法律图书角,藏有法律图书500多册,各类期刊100种,报刊23种,光盘80份。投入5万余元在村主干道建成3块不锈钢“法治宣传栏”,每月定期张贴法制宣传资料,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

2.4.2  法治活动影响人

一是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浙江法治宣传月”、“综治宣传月广场活动”、“安全生产月”、“国际禁毒日”、“5.29”计生协会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大力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宣传、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将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社工和村法制宣传志愿者定期深入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签订“家庭法邪教承诺”、“法治知识竞赛”、开展法治学校村民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全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法治理念。

2.4.3  法治文化熏陶人

村组织根据村里的实际和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求,采取“小切口办实事”的方法,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一是利用村办公楼前的广场和村民晚间娱乐活动的特点,建立一个“中关村路法治文化广场”。在广场的周围建立法制宣传栏,定期张贴法治挂图和法律条文,在村务公开栏以及十个包含法治人物、法治漫画、法律条文等内容的宣传圈,供村民观看学习。二是定期在法治文化广场演出法治节目和放映法治电影,供村民观看,做到寓教于乐。三是发挥村办公楼内的法律播放室、法律图书角、法律电子阅览室、村警务室、村民调解室的作用,增加村民的学法渠道。四是创立谭进法制宣传教育示范户。利用外来务工人员到谭进家串门多的特点,在家里客厅的墙上开辟了“礼仪道德墙”、“法制宣传墙”、“志愿者精神墙”和“法律标语墙”,还利用电视播放法制宣传教育片,供外来务工人员观看,他家的客厅不仅是法制宣传教育场所,还是该村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小组的办公地。

这次在进行调研活动的同时,根据中官路村村组织的要求,我们也分两场针对未成年人和其他村民进行了一节课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首先我们参与了中官路村为村中未成年人举办的折纸活动,并为他们进行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暑期安全方面的宣讲。中官路村为了这次折纸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并且还有专门的老师带领,同时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水彩笔、铅笔盒等丰富的纪念品。整个活动的气氛都十分欢快和和乐。小朋友们对这次宣讲课十分配合,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为小朋友们普及了暑期安全知识,并教小朋友们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最后,我们进行了提问环节,小朋友们学到了一些知识,我们的付出也有所收获。   随后,在陈书记的建议下,小组成员为村民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让村民们在平时消费的过程中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看到,中官路村一直从村民的贴身利益着想,为村民进行普法宣传,同时照顾特殊群体,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2.5  创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构筑和谐大家庭

中官路村针对外来人口众多,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特点,创出了一条“包容、关爱、回报”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创新举措,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和肯定。一是“包容”: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来自西部等地区,文明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相对薄弱,而大部分居住在村民的空余房内,双方时常发生一些摩擦,给村里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些问题,村组织通过开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教育和调解,营造和谐共处的环境,双方关系也逐渐融洽。二是“关爱”:对他们遇到的困难,村里主动帮他们解决,找不到工作的也主动牵线安排,打工欠薪的帮他们讨,发生纠纷的帮他们解决,由于村里的关爱,使外来务工人员慢慢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村里还组织他们利用外来务工人员乡音、乡情的优势,以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志愿者为带头人,实现外来务工人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回报”: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几年的打拼,部分人员已小有成就,他们就主动进行回报社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物,谭进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积极开展社会公益的同时,还用打工一年的积蓄31000余元在四川巴中老家农村建起了一条百米长的法治长廊,用法制宣传反哺家乡,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全国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报道。他也先后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志愿者、宁波市“五五”普法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农民工和“浙江省优秀法制宣传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同时也为中官路村争得了荣誉。

我们小组对谭进同志也进行了采访,他的话更是让我们由衷的佩服:“起初我是觉得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与当地村民相差太大,才开始进行这些的(法治宣传活动),后来就意识到了法律素养的提高对村中建设的重要,就一直坚持下来了。”从朴实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那份坚定。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村民普法宣传,甘愿为村民进行纠纷调解,义务美化农村,这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分不开,更是中官路村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亲如一家的体现。

2.6  民主法治建设群众得益,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民主法治建设,既给中官路村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又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村经济合作社通过建造三产房、菜场、商品房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村可用收入从2005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568万元,村级经济总收入从原来的1.05亿元,增加到1.30亿元。下一步,中官路村将认真谋划发展新思路。利用地处开发区周边优势,充分有效利用建设留用地,大力开展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菜市场、商贸中心建设,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积聚区块人气和商气,努力打造特色商业街,逐步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中心方向发展,形成以金丰阳光、银凤晓月区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区块,以完善整个区域经济服务功能,这也将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村大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村民福利和实事工程中,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使村民福利收入得到较大增长。2011年发放中来年人门诊医疗补助63.18万元,中秋节、重阳节分别发放13.93万元、7.84万元的过节费,发放2011年度失土人员生活补差为383.09万元,2011年全年,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的各类福利合计达468余万元,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净增长5600元以上,切切实实让广大群众得到啊了实惠。

扎实开展“清洁美化家园行动”进行广泛宣传、落实措施。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行垃圾桶装化,使全村道路平坦,公共设施齐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在群众中坚持鼓励和表彰先进,每年进行“平安家庭”、“文明家庭”评选,广泛开展示范宣传活动,计划生育工作达标。

在社会治安方面,村里也不断完善村治安防范网,多年来治安形势平稳,群众有安全感,人民调解工作的群众满意率达99%,社区矫正人员帮教到位,聘请法律工作者担任村法律顾问,为村依法决策和涉法问题提供法律保障,村内无严重违法乱纪现象、无决策失误现象、无集体和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经济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干群关系得以进一步融洽,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明显增长,村民的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村风民风显著改善,不良行为在村里绝迹、吵架闹事的现象少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村民安居乐业,全村社会秩序良好,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文明、健康、多彩的状态。

村级民主法治建设是利村李民的有效措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陈书记说,村里要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持续、深入开展村级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全村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对中官路村民主法治建设的了解和分析,这个村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工作的进行让我们小组感到了深深地震撼。为此,就我们所存在的疑惑,我们对时任中官路村村支部书记,经济合作社社长赵章琪进行了专门的采访。

谈及个人荣誉,赵章琪书记说,这是组织对于自己的肯定,他自己是农民出生,祖辈也都是农民,懂得农民的所思所想,想为农民做实事。在农村做事已经33年了,取得如此荣誉除了自己的坚持还有农村老百姓的信任。

2012年底,通过民主听证,中官路村向在属地管理范围内的村民发放生活补贴540万元,2013年更是多达630万元。村里承诺,随着村级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的生活补贴将会逐年提高。同时,村里设立10万元的保障基金,随时为村民解急难。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下,关于民主法治进一步发展的规划,赵书记指出重点是外来人口普法活动。蛟川街道中官路村毗邻镇海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该村带来大批流动人口。在响应区普法办组建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号召下,中官路村在普法方式上采取多元化举措,村委会在办公楼前建起法治文化广场,竖起法制宣传栏,力求做到新颖、实用、有效,不断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

作为国家级的民主法治村,中官路村也有自己的民主法治特色,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经济是法治的基础,同时用法律思想进行村民的教育,经济与法治同抓,是中官路村建设民主法治的特色以及能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会遇到不少的障碍,首先,由于自身知识的缺乏,以及对于国家政策的不了解,百姓思想工作不好做。其次,基层组织只是进行宣传,真正的还是要考百姓自身的理解和遵守,这就导致实施难度大,实践成效不明显。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进行法治的宣传,让法治观念进一步的走进村民心里。

村组织对于村建设也有新的想法,国家的落后在于文化的落后,文化对于一个村的作用也正如对于一个国家一样,所以,要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现如今,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文盲,在进行夜校等活动的同时,还要关注下一代的成长,以及接受教育的权利。搞好村的氛围不仅要对本地村民,还要对外来人口,要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再有上学难的问题,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教育,同时还要提高老师的经济收入。

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中官路村对未来也有一个新的展望。首先,建成商贸基地,经济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关键,而在原来的经济基础上也会通过对村民的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措施来保障村民人均收入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其次是真正落实对于小孩读书的保障,让孩子接受教育不再成为写在纸上的计划。最后,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强化村法治建设,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提高村民整体生活水平。

总  结

经过这一周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看到了村委领导的凝聚力和集中力,看到了村民们的积极配合和主动学习,更是看到了中官路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日益完善。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这样的下基层活动不仅让我们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更是让我们对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有了深刻的体会,我想,尽管我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但正确的领导思路和村民的积极配合相辅相成,前途必定光明,未来必定美好。民主法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也相信中官路村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