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下应街道湾底村民主法治建设蹲点日记

来源:叶晓蒙 发布时间:2015-01-28 09:42 点击量: 

第一天:热情昂扬进湾底

7月14日,是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一早我们起来整理完自己的行李,起初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邱宁利老师还关切地叮嘱我们来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稍后大雨转小,我们按照既定的计划与安排,顺利抵达湾底村。

我们首先来到了下应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一下车,邱老师便热情地向我们招手。我和另两名分队的组员凌云、张秋爽进入服务管理中心内部,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钟老师,钟老师对我们也十分关照。我们几个同学开始还有点担心该怎么和老师们沟通,有些紧张,这下整个人忽然地轻松了下来。老师们边引导着我们,边向我们介绍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我们也由此得知这是一个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综合服务平台,集中解决群众遇到的一些难点,是湾底村如今和谐风貌重要的组织单位。三楼左拐之后,我们进入了陈科长的办公室,邱老师介绍说陈科长接下来将主要负责我们与村里的一些互动、交流,陈科长也告诉我们有什么疑问、困难可以尽管找他。我们彼此简单地认识了后,老师们便带着我们进入了湾底村,准备让我们第一天先对接下来几天的工作、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车子进入湾底村,眼前的景象与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我们原以为湾底村作为一个村庄,不管是在交通、住宿、建设等方面都是相对缺乏的。然而,错落有致、环境优美的小康住宅,配上宽敞整洁,绿化覆盖良好的村内道路令我们眼前一亮。再往前,进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以及农业大棚,陈科长告诉我们大棚内部合适的温度、湿度调控大大提高了生产。我们还了解到,2004年,村里成立了“天宫庄园”,一进湾底,你可以看到亮眼的标语“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其中天宫庄园是湾底的一抹亮色,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极大地推动了湾底旅游经济的发展。

为落实接下来的实践工作,我们很快又到湾底村社区管理中心确定了接下来几天里我们几个同学实践工作的地点。在与村长胡书记的谈话过程中,我们首先谈了谈我们的基本策划,但由于对湾底村的真实状况了解不彻底,胡书记也建议我们在接下来几天在管理中心加强与村民的面对面沟通,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真实地了解到村民对于湾底村的看法与建议,其他具体的方案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也可以做一个适当调整。邱老师还告诉我们,最近湾底村打算举办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活动,希望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提出一些新的形式。村里更有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宣传栏,紧贴民主法治村的特色。

与各位老师的首次接触让我们觉得不这么陌生,他们更是帮我们提前安排好食宿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湾底村的整体状况也让我们对于接下来的几天实践活动充满信心。

在学校里,我们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接触现实生活中法律运行状态并身体力行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我们几位成员的确把这次实践当成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个接触现实社会的窗口。我们希望接下来的几天里,实践生活能够更加充实和忙碌。我们不怕任务繁重不怕累!

 

第二天:探索湾底村的和谐建设

7月15日,实践的第二天,为赶上湾底村人员工作时间,我们队的成员早早地起床乘着公交前往湾底村。新的一天,大家整装待发、精神抖擞。

这一天,胡书记带我们参观了湾底村的房屋建设、设施规划、宣传布置等等。沿着大路出去,我们首先可以看见平安建设的宣传长廊,胡书记介绍说这是2010年建成的一条长廊,响应浙江省的平安乡村口号,可以说是鄞州区范围内建设最好的宣传长廊,与其他村不同,这条长廊是经过村里的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内容、排版都花了不少心思。此外,湾底村尤其注重宣传效应,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工合作,社会管理部门、科协、组织部等都积极筹办宣传活动。

再往前进入小区,如果说第一天整齐的房屋布局带给我们错落有致的感觉,那么如今各片房屋由于始建时间不同各具特色,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居民楼、排屋、商业别墅整齐的规划令我们不断赞叹。胡书记告诉我们,当时他们统一对旧房屋进行拆迁、改造,并对居民进行每月的住房补贴。算上后续的铝合金、补上之前的装修费用等,现在我们看到的房子造价就高了。但是,木质房屋310/平方米,水泥屋405/平方米,这样的价格都是出于便民、利民的目的。旧房换新,也让大家倍感欣喜。其中最后一栋楼,为了照顾残疾人,还特地将车库另外建造。但是,湾底村并非盲目拆迁,仍然保留了一个自然村——西江古村,原因是西江古村在高速公路边上,开发价值并不大,保持原来的面貌似乎更适合。整个村子房屋建筑规划好之后,剩余的一些土地,村里便将它上报国家,出租给一些商人、企业,建成商业别墅,这之间所获得的便用于新农村的建设,资金也便不会短缺。相比于其它地方,湾底村的房屋设置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楼房之间的拥挤率比较低,这样太阳一上升的时候一楼的住户也可以马上晒得到太阳。胡主任笑笑说,不仅如此哩,考虑到村里的村民习惯早起在小河边洗衣,楼房之间还有小桥,令引进溪水,村民可以很好利用溪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这也算是民主吧。我们都笑了,前面便是百合桥,有传来清脆的锤衣服的声音,一片和谐的景象。

胡书记引导着我们继续向前,他说:前段时间余姚水灾的时候,湾底村这里也受到了洪水的影响。水上来了农田就被淹没了,农田被淹了各色水果就没了,水果没了游客也就少了,游客少了经济大大受挫。因此,防患于未然,现在湾底村正赶在台风来临之前修筑拦洪坝,以保护整个村庄。不仅对外拦洪,对内村里也及时完善一些疏通措施。由于湾底村的水系是独立的,为了村民日常洗衣的便利,村内部还修筑水泵及时调节水位的高度,保障最基本的水运安全。

湾底村的建设,是靠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最开始,湾底村就花了50万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对湾底村进行新农村规划,于2002年正式起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湾底,不仅规划得好,绿化面积也是相当之大的。要知道,原先湾底村是个落后的村庄,整个绿化环境

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94年左右,村里的各级干部们花巨资购进了大量树苗,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亲手种树苗,到现在许多树已经20来年了,几乎是伴着我们这一代人长大。我们现在重新去回望湾底村的绿化史,而那些曾经的小树苗如今也成为参天大树贡献着一份力量。

书记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我们不停地加强民主法治,加强新农村建设,用什么做指标,其实村民们生活的舒坦就好了。以前邻居之间、村民之间、婆媳之间,大大小小纠纷不断,现在都没有了,都解决了,没用什么强硬的手段,村民究竟关心的是什么就给他们什么。现在来往于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村民办好事就走了,没有什么抱怨和不满。我们的民主是为了消除大家的怨气,我们的法治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秩序。而今湾底村和谐的建设、和美的生活,很好地符合了这两个标准。我想这也是它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天:深入基层看湾底

7.16日,我们实践的第三天,有了前两天的经验,加上对于整个环境以及实践的适应,我们在各个方面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这一天早上,我们跟胡书记打过招呼之后,三个人自己踏上了寻访村民的道路。寻访之初,显得有些困难。我们看见一帮老爷爷老奶奶在凉亭下乘凉,便走上前去介绍了一下自己是来自宁大的大学生,现在在进行社会实践,看着湾底村这么好的建设情况,想请教大家一些问题。开始,老人们还不信任我们,认为我们是来卖假药的骗子,后来又由于方言不通,我们是不断碰壁,老人们连连摇手说是听不懂、不了解。于是我们尝试着放慢语速,比划着手势,大家开始渐渐明白了些,但可能认为村里建设情况自己不是很了解、有些事也不方便告诉我们于是便三缄其口。

我们明白开始的不容易,但是三个人还是没有放弃继续向前,终于纷纷遇见了比较善言的一些村民。有一个村民摇着蒲扇在楼层下面乘凉,我们表明来意之后,她告诉我们自己年龄大了,也不太懂村里的一些事物,就知道国家的养老保险特别好,让自己现在这么大岁数了还可以安享晚年。但就是有的时候感觉村里的干部跟自己之间的交流不是很多,希望干部们能抽出些时间来深入平常百姓家。还有个50多岁的阿姨告诉我们,自己对于在村里的生活是十分满意的,村里的建设都较好,天宫庄园这边景区开放后,旅游业发展起来,直接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到年底的时候村民们也都有分红,无一例外。平日里自己和老伴两个人领领保险金之类的合起来也有4000/月,孙子孙女在家陪伴着自己生活条件都还不错。生活的质量,关键看心态怎么样,觉得自己经济还不错也不再抱怨什么,快乐些就好。和这位阿姨的谈话令我们感触颇深,每个人的心态的确不一样,对于什么叫富裕,什么叫幸福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努力快乐幸福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有村民告诉我们,村里整体的卫生状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是有些角落,尤其是绿化区的卫生依然得加强,个别顽固的村民也需要教育。比如有幢楼有个村民自己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常常直接将垃圾扔向外面的绿化带,这对于一幢楼生活的村民其实是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的,也希望村里指派人员把这件事情彻彻底底地落实好。我们寻访的对象也不仅仅包括本村村民,当得知湾底村里住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之后,我们也小小采访了一个外来的阿姨。阿姨很亲切,她告诉我们:村子里还是不错的,自己现在就住在统一的排屋里面,但由于很少出门,可能跟邻里之间沟通不强,对村里的事也不便过问,有的时候的确和本村的村民之间有疏离感。这是由于地区差异所至的,但湾底村也已经尽他们所能为外来务工人员去营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了。

民主法治村,其实就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是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二是法治。我们既要从鄞州区整个民主法治建设的大框架下入手,又要抓湾底村的一些特色。近年来湾底村的法治是做的比较好的,法治文化小公园里的各种法律标语、法律小知识、法律小故事,法治文化一条街的建设,还有我们进村出村过程中见到的石碑上,都刻着与法治直接间接相关的一些名言。最后,我们以参观植物园建设宣告第三天的结束。植物园里涵盖了400来种植物,不同的分馆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令我们流连忘返。这是湾底旅游方面重要的一部分,看着精心的植物布局以及丰富的植物种类,也难怪湾底如此吸引人。

 

第四天:深入了解湾底法治建设

7月17日,实践的第四天,湾底整个村庄都呈现出和谐的景象。在我们的印象中,每个村庄都有本难念的经,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小纠纷,但是湾底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胡主任告诉我们,以前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纠纷的确不断,包括婆媳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矛盾等,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心态调整了,彼此尊重了,纠纷自然而然就减少了。其中,湾底村社会服务管理室人民调解委员会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忻宏斌老师是湾底村社会服务管理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重要一员。他告诉我们,村里纠纷发生,不少村民会向他们寻求帮助,经委员会的调解,这些纠纷一般来说都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同时,忻老师给了我们几份卷宗,卷宗中记录了这几年来调解纠纷的一些典型案例。我们几个同学便开始翻阅卷宗,一步步了解委员会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卷宗所记录的材料非常的详细,主要包括了人民调解申请书、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当事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调查笔录、其他证明材料、调解笔录、人民调解协议书、回访记录、司法确认有关材料、卷宗情况说明等内容。每一个方面都配有详细的文字或图片等说明。不仅如此,忻老师还将其进行了分类,从类型上看,主要包括了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感情纠纷、家庭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民间纠纷等。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空调滴水事件的纠纷,空调滴水是生活中比较常出现的状况,通过委员会的调解,这件事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也为文明解决邻里纠纷提供了一个典范。大概事件过程是某女士的空调管道略有损坏,夏天开空调后空调水就会滴到楼下男士的窗前。水滴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比较大影响到了男士休息。一天借着酒气男士冲上楼大敲女士的门。眼看着情况将要恶化,旁边的邻居急忙电话联系了忻老师。忻老师迅速赶到现场,对这次事件进行调解。在新老师的调解之下,女士承认自己的确有错误,空调管道漏水应当及时找物业人员进行处理,不该置之不理影响到其他居民的休息。男士也对这次错误及时被制止而感到庆幸,虽然影响到了自己的休息,但不能这么怒火冲天上楼敲门并准备恶语相向,邻居之间有问题是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的。调解最终的结果是:女士答应当天便维修空调管道,男士也保证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再也不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邻里。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次纠纷的解决情况,委员会进行了回访并做了相关记录。根据回访记录显示,女士男士均对本次委员会纠纷调解的结果感到非常满意,在后续的日子里大家也都和谐相处,没再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

湾底村的法治建设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委员会这样法律调解机构的设立,村里还把每年的12月定为“民主法治创建宣传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等全面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也通过法治宣传栏的设置、组织村民进行图片展览、开展集体讨论等形式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

 

第五天:总结归纳看湾底

7月18日,也是我们这次民主法治村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几位同学对于这几天的成果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并初步探讨了湾底的工作亮点以及我们的改进意见。

首先,关于我们的调查问卷,在村长的帮助下以及我们的实地走访,一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问卷48份,其中有效问卷40份。我们针对之前做好的那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关于民主选举这一块,大部分村民有直接参与选举会议以及后续的村民会议中去,但是据不完全统计,10%的村民不了解村干部的组成,56%的村民没有办法将村干部的姓名与其职务相对应,仅34%的村民能够非常清楚地将村干部的姓名与其职务相对应。这也说明村民对于村内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的不是很彻底,村民应该提高自己的意识,干部们也要更加频繁地深入基层和老百姓们沟通。在参与本村的民主自治活动上,大家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21.9%的村民有定期阅读本村的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栏,26%的村民有参与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3%的村民通过意见箱等形式提出意见,40%以上的村民参与本村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工作。村内的事物比较繁多,有的时候需要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村民们很少就村内事务提出建议,干部们也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湾底村作为民主法治村中的典范,村民的法律意识较一般的村庄要更高一些,调查中显示,村民们各有自己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比如参加村民法治学校、法律图书角;参与法制宣传活动;听取村级党员、村级干部的讲解;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阅读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等等。当偶尔与他人发生纠纷的时候,81%的村民倾向于向本村法律顾问、调解员寻求帮助,对于纠纷调解的结果,80.7%的村民也都感到满意。

对于湾底村内的治安状况,大家也都是普遍觉得比较满意的,夏日盗窃实践可能比较多,有村民建议能加强小区志愿者巡逻、增设安全监控设施。关于卫生状况,我们都知道湾底村的旅游业比较发达,因此一路走来卫生状况都是比较好的。偶尔生活区内的卫生死角、绿化带上面,由于个别人员不太注意,也有村民建议干部们能够加强与这些村民的沟通,大家一起改善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园。

无论是实地的寻访谈论之中,还是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都表明湾底村民对于自己生活的这个家园还是比较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