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白峰镇小门村民主法治建设蹲点日记

来源:金如意 发布时间:2015-01-28 09:52 点击量: 

7.14

7月14日上午9点,我们实践队从宁大出发,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而我们往后的一周的时光就如同淅淅沥沥的小雨天一样莫测未知。

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在我们将要到达小门村村口时,我们堵车了,环顾周围都是大大小小的集装箱和大卡车。我最初对北仑的印象是知道它是全国最大的运输港口,所以集装箱和大卡车就是最好的反映了吧。

进入小门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它与宁波市区里的钢筋水泥的森林形成鲜明的对比。附近的居民房大多为3层的独立户,就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了吧。村书记贝伟良先生和村民兵连长李孟军先生在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村委会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在村委办公室,贝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小门村的大致情况,以及小门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信息。

在一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前,贝书记告诉我们这栋楼是小门村原来的村委办公楼,新楼建好后,这里就空出来了。楼房重新粉刷后,现在作为村里孤、独老人的住房。还有一个小食堂负责照顾老人的食宿,老人只需要每天付12元的伙食费,就能在一楼的大厨房吃到营养丰富的三餐,同时,这也负责我们未来七天的饮食。这儿的爱心食堂还负责照顾村里一个弱智的人。由于他是孤身一人,又有天生的缺陷,因此村委会对他特殊照顾,将他安排在爱心食堂里,免食宿费。从爱心食所做的点点滴滴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村委会的公共性的人性化的服务性的一面。

转眼一天已逝,我们在北仑小门的第一天已经过去,在淅淅沥沥的雨和村委干部热情的招待中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民主法治村”调研活动。

 

7.15

7月15日上午7点,雨后凉爽的空气迎面扑来夹杂着淡淡的青草和泥土的香味。我们实践小队迎接了在北仑小门村的第一个清晨。在昨天晚上,我们接到了来自宁波电视台的电话,告知我们他们将在礼拜四对我们的考察情况,即与村民之间的访谈进行实地拍摄。这个消息既令我们兴奋,因为我们拥有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证实我们的机会,但同时也打乱了我们原来既定的行程安排,迫使我们日后的行程要加以调整。

在十五号的早晨,我们也就这个情况向负责我们工作的李孟军先生进行了讨论,为我们解决了我们访谈时的语言沟通障碍决定由他在礼拜四当天作为向导,帮助我们对村民进行访谈工作的开展。因为时间紧迫,我和娄旭垚在今天下午赶往北仑富邦广场进行了采购。为了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的法律修养,我们决定购买10本左右的有关法律之类的书籍,以及有关以后做活动所需的精美的小礼品。

采购回来吃过晚饭后,我们小组一行人开始对小门村民主法治的一些资料进行整体阅读,开始正式准备礼拜四访谈的原始素材。在大家阅读完资料之后,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先是对自己阅读的原始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分享,也对之后几天的活动如何开展,如何布置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我们都在奔波忙碌中度过,但我觉得很充实,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的暑假过得十分充实,多谢这个活动!

 

7.16

转眼已到了第三天,我们也开始适应了在北仑小门村的生活。

今天上午,我们阅读了小门村在申请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的申报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整合积累了小门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素材,并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以及对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准备,以便于下午的访谈工作的开展。

在下午,我们同村干部李孟军先生进行了关于小门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探讨访谈,由李孟军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小门村在申请省级和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的艰辛过程以及付出的努力,小门村法制制度特色主要有一事一议一签一公开。村企结队也是小门村的特点之一,其主要是由永发集团为主的小门村企业为法制建设做出的贡献,如村企法制文化竹刻林、法制公园等等法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立各种基金帮助小门村建设。当然村里的公共公益事业也可圈可点,如爱心食堂,以及由于铺路而搬迁村里为老人建设的24间红瓦房等等。

此后,由李孟军先生作为向导,为我们展示了小门村的法制建设,其中有法制宣传栏、法制广场、公园、法制学校、调解室、信访室等等。

而在晚上,我们一行三人在小门村的法制广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对村民的访谈活动。我们从交流中了解广大群众对小门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看法、建议等等。村民对村委会的工作还是基本满意的。从交流中我感觉到村民的法治意识的软实力还是不错的。民主法治村拼的不就是法治软实力以及法制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吗?

 

7.17

今天,我们在晴朗的早晨迎来电视台的实地考察。我们的心情紧张又有点兴奋。为了今天电视台的考察,我们昨天晚上进行了一次模拟采访,先熟悉了一下今天应该要做的各项事宜,以便于今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早上,我们小组讨论了进行采访的相关事宜,并联系了下午采访的各位负责人,商讨相关事宜,打算对村民做问卷调查,并与他们对村里的民主法治进行深入的探讨。

但电视台的记者认为我们的计划没有太大的新意,而且未能明显得突出小门村的民主法治特色。电视台的记者了解了我们这几天的工作情况之后,建议我们应该以爱心食堂和村企共建为两个切入点,因为这两个已经是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了。因此我们小组迅速调整我们今天采访的计划。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同村书记贝伟良先生一起向记者介绍了负责我们饮食的“爱心食堂”,并进行了拍摄。而且我们还详细讲述了小门村在建设“爱心食堂”时体现的“四个一”制度,即“一事一议一签一公开”。收集民意,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对其进行“爱心食堂”的创建事宜进行讨论,并对在食堂吃饭的老人们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爱心食堂的看法、建议、意见。

之后,我们来到了小门村的特色支柱企业——“永发集团”,向其行政副总叶珊诚先生采访了永发集团同小门村进行“村企共建”活动的相关事宜,其中包括对法制公园的出资修建,建立资金支持等等。

一天忙碌之后。我们在暂住的家中整理今天接收的各项信息,并且为明天的活动进行准备。

 

7.18

转眼我们为期一周的调研时光已经过去大半,今天我们开展了与村民的互动活动——“民主入人心,法治伴我行”,即小门村民主法制趣味宣传活动。

起初,我们着手准备了各种前期准备事宜,其中包括横幅的张贴、场地装置的实用等等。

我负责制作ppt,娄旭垚负责找题目,徐海萍负责题目的制作。我们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就去布置场地,将礼品摆好。然后,我们借用村广播向广大村民宣传了我们将在晚上六点半于小门村村委会法制学校进行的趣味法制活动。

晚上6点左右,村民也陆陆续续到场了。我们将活动分成四个环节。

首先,我们向村民介绍了一些法律小知识,同时为村民播映了一部法制宣传片,向他们讲解了一些法律盲点如村官不是官,不是官员或公务员,而且村委会只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并不是政府机关;然后我们迎来了同村民互动的环节。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抢答环节,问题大多关于村民自治和日常生活;此后,我们又进行了一分钟速答这一环节,以一些法律常识盲点的为主的问题向村民进行了法制常识的宣传,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村民自身法律素养的了解;最后,我们以村民集体分组合作答的形式迎来了我们活动的最高潮,通过这样的形式向村民传播农村民主法治知识。

活动结束之后,由于活动十分成功,我们觉得很有自豪,也为我们宣传了法律知识,能给人带来一点点帮助而高兴。

 

7.19

7月19日上午时分,天气气温就已经很高了。今天小门村有一个宁国寺和永发集团佛教文化发展基金中医义诊活动。小门村是村企共建的典型,因此会村和企业联合举办很多像今天这样的活动。企业也会对村里提供各种不同的经济支持,如设立基金之类的等等。我们实践队决定今天早上去实地考察活动。义诊有3个中医,他们都十分细心且认真地对村民进行诊断病情。

昨天烧饭的阿姨让我们队伍写一首有关爱心食堂的小诗歌。考察完义诊活动之后,我们小队去了爱心食堂,将我们写好的小诗歌交给阿姨。我们还和村里的老人和这一周负责我们晚饭的阿姨们拍照道别,他们十分热情,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小门村。

与爱心食堂的人告别之后,我们去和村委会和村书记贝伟良先生、村民兵连长李孟军先生告别,并把我们住宿房子的钥匙交给了李孟军先生,书记和连长也和我们依依不舍地道别。

随后,我们坐着出租车回到宁波大学,到达宿舍整理完我们的行李之后,我们队伍进行了小组讨论会议,讨论有关调研报告的相关事宜。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为期6天的大学生暑期驻村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的活动我们收获良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专心认真写好调研报告。加油!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