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在,监区的阵地就在!这是宁波市望春监狱五监区教导员朱守文的忠诚誓言,更是使命高于一切的满腔热血。
从2005年部队转业至今,朱守文同志在宁波市望春监狱工作已有11个年头。11年来,从一名坚韧不拔、勤奋工作、敢打硬仗的转业军人到一位政治坚定、无私奉献、改革创新的优秀中层干部,虽然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他始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竭尽忠诚,为望春监狱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多年来,他多次获得各项个人荣誉,其所在过的监区也于2013、2014年连续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朴实无华的个人作风刻画了一名优秀监狱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他是公平公正执法的代名词。“让每一次执法都照进阳光”——这是朱守文的职业信条。服刑人员日常管理,他要求民警们做到明察秋毫、准确迅速、严格执法,做好每一次执法的证据固定;减刑假释合议,他同普通民警一道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确保减刑材料不出任何差错;保外就医攻坚,他辗转百里联系家属,从不轻言放弃。自穿上了这身警服,朱守文就同身上的警徽一起践行着正义与责任同在的意义。
他是甘于奉献的“老黄牛”。面对服刑人员外出就诊,朱守文从不喊苦叫累,既参与值班备勤又参与医院值班,这边刚值完24小时,那边接着顶住12小时……2015年10月25日晚,服刑人员程某突感腹部疼痛,蜷缩在床上,动弹不得,经监狱医院初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朱守文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程某送往宁波市第二医院手术抢救。由于现场处置得当,救治及时,最终程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转危为安。但对于当天值班的朱守文来说却在单位和医院超负荷地工作了48小时。在程某住院的16个日夜里,朱守文又带领监区全体民警在保证正常班次不减少的情况下,高强度地完成了程某住院期间的额外监护任务。程某的儿子深受感动,专程向监区送上锦旗,感谢望春监狱仁义治监,管理有方。现在,不论是在习艺劳动区,还是在监舍值班台,总能看到朱守文的身影。他身先士卒,敢做善成,当好班,管住人,真正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他是基层工作创新的先导者。2014年以来,在朱守文的倡导下,监区率先在望春监狱推出“普法便民服务站”。借力于这一平台,监区向社会主动展示服刑人员改造成绩,解答服刑人员家属关于减刑、假释、罚金等方面的问题,拉近与服刑人员家属的距离。通过让服刑人员家属了解自己亲人在监狱里的服刑改造情况,汇聚社会亲情帮教力量,促进教育转化。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监狱文明执法、人性化管理的形象。“普法便民服务站”的推出让服刑人员得到了亲人的更多鼓励,坚定了踏实改造、早日回归的信心,他们纷纷表示要把亲人的关爱转化为改造的动力,争取早获新生。
他是润物无声的心灵导师。本着“不放弃一名服刑人员”的工作态度,他在教育服刑人员上,以情动人;在惩罚服刑人员上,以法教人。他用亲和力去感化罪恶的灵魂;用细心、耐心去赢得服刑人员的信任;用勤奋不懈去追求教育转化的成功。去年,监狱组织民警报考心理咨询师,在一份几乎清一色都是青年民警的报名单上,朱守文的名字赫然在目。很多同事都很不解,以朱教现在的职务、年龄都完全没有必要去参加这次考试。以他的“高龄”能通过考试吗?万一考砸,岂不还丢了面子?面对非议,朱守文只是淡然一笑:“只有不断的充电学习,才能做好服刑人员的教育工作。”最终,通过刻苦的学习,他以高于多数青年民警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
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朱守文同志就是这样一位辛勤耕耘在基层一线的监狱人民警察,凭着执着的追求与坚定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