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近日,余姚市司法局扎实开展了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该局共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186件、272人次,办理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案件9件,涉及人数211人,涉案金额近200万元。
一是畅通渠道,提高维权效率。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或者即将超过仲裁、诉讼时效的,实行特事特办,予以先行受理并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待进入法律程序后补办相关手续。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形成上下联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网络体系。规范各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点人员值班制度,方便农民工在居住地或工作地就近寻求法律援助。
二是加强协作,注重维权效果。加强与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院、工会、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及各乡镇(街道)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注重信息互通、工作互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共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联动工作机制。对农民工申请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案件,事先与法院取得联系,争取免交担保费,努力实现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快立案、快受理、快起诉、快结案”工作目标。对于农民工讨薪特别是群体性讨薪事件,根据农民工本人意愿,尽量采用非诉讼方式进行处置,充分贯彻“调解优先,能调则调”的原则,争取在最短时间、用最便捷方式为其解决法律纠纷,力争让被欠薪农民工带着工资回家过年。
三是强化监督,注重服务质量。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制度和标准,加大对已受理的农民工讨薪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不断提高农民工维权案件办理质量。根据受援人的意愿结合志愿律师的专业特长,指派律师进行援助,最大程度满足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每个案件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进行跟踪监督,主动与受援人联系,随时了解办案进程及受援人对援助律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与援助律师沟通,了解案件承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适时提出中心的意见和要求。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以合法合理途径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及时更新设立在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援助宣传窗内容;在余姚电台“生活与法”栏目,将法律援助作为宣传重点;在车站、劳动力市场、工地、菜场、城乡结合部等农民工聚集的场所分发法律援助服务指南,让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民工了解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和申请途径,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如何去寻求法律保护。同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从源头上避免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了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