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教育质量,镇海区司法局以原有学院式社区矫正教育基地为平台,通过制定矫正教育课程大纲、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组建实务性培训师资队伍等手段,打造“升级版”学院式社区矫正教育基地。
一是完善一套课程。制定矫正教育课程大纲,通过印发《2017年镇海区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课件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以文件的形式将集中教育课题细分为入矫教育、法律常识、认罪悔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就业指导、警示教育等8大类。并组织各司法所开展集中教育课件选题申报,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类型、矫正需求规划个性化教育培训课程与教育内容,编制培训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形成“社区矫正集中教育课题库”,分期分重点地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年龄、职业、罪名类型等因素,选择相应课件开展分类教育学习,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目前课题库已收集到课题16个,组织开展集中教育335人次。
二是培训一项技能。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积极利用各镇(街道)成人学校众多的教学资源,免费为存在就业困难、知识技能缺乏以及有参加技能培训意愿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救护技能培训等实践课程。前期组织各司法所对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提供维修电工、烹饪(初级)、中式面点师、叉车司机操作技能、创业培训等15个课目供选择,根据个人愿望和爱好选择2-3项职业技术进行预报名,目前已有277余人次报名参加。同时,积极推行社区服刑人员“双证化”结业模式,即争取在矫正期满时拿到解矫证明和相关学历、职业技能证书,切实提高矫正教育实效性,为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的就业谋生,顺利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三是组建一支队伍。加强社区矫正实务性培训师资配备,集中公、检、法、司具有理论素养和实务操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结合矫正教育课程大纲,制作法治、道德题材的宣讲目录并印发给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点单式”教育宣讲;与各镇(街道)的成人文化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利用专业师资,为服刑人员提供维修电工、烹饪等专业技能培训;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成立“五老帮教团”,为服刑人员提供个性化返社指导,全面建立起以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司法助理员为主体,专业人员、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目前已有56人,师资力量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