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慈溪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围绕就近、简约、优质目标,全面清理法律援助各类审批预审和前置审批事项,大力简化法律援助办理流程,优化法律援助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共办理免审案件38件,网上审批25件,当场办结389件,即办率达92%。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最大限度破解法律援助申请难。通过自我加压、内部挖潜,精简审批环节。进一步扩大免困难证明的案件,将70岁以上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军人军属、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家庭暴力等案件的申请人员或事项不再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可直接申请法律援助。同时,全面推行“互联网+法律服务”,打造慈溪市公共法律服务网,搭建集“在线咨询、视频接待、线上申请”综合网上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互为融合,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批”,满足服务对象在虚拟网络办理业务的需求。巩固强化基层法律服务平台。结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镇、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援助初审,让群众在“家门口”办理事项。
二是深入扎根群众,最宜温度破解法律援助办理难。适度实行容缺受理,对于群体性讨薪、时效紧迫等案件,给予先行受理的同时一次性书面告知容缺资料,在与承办律师接洽时补充。对于确实难以当场决定的,实现快递送达,无需申请人再次往返,真正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对于行动不便或意识不清的申请人,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办理法律援助,当场决定受理与否。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最快速度破解法律援助办结难。法律援助审批再提速,由承诺件(法律援助审批承诺3天)转为即办件,只要必要材料完备,一律当场办结。明确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各个程序时限,提高办案效率,承办律师事务所在受案后3日内签定代理协议,承办律师需在3日内接待当事人,制作谈话笔录,拟定诉状。裁判后须在7日内回访受援人,制作回访笔录,在15内整卷归档待查。实行法律援助办案效率质量与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进行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