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题目暂定)纪录片摄制组赴鄞州区法治文化中心、塘溪镇宪法主题园、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下应湾底村宪法主题园等多个法治文化阵地取景拍摄。该纪录片将反映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基层法治氛围日渐浓厚,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党的十九大做准备。该节目将于6月中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近年来,鄞州区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法治理念与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多层次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根据全区城乡整体布局,结合21个镇(街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多层次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出台了《鄞州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案》,制作《鄞州区法治文化阵地布局导览图》,按照“中心造样板、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总体思路,分层分类建成区级法治文化阵地2个,镇街道级法治文化阵地14个,村社区级法治文化阵地25个。
二是挖掘地方优势,有重点打造法治文化品牌。挖掘文化广场、名人公园、农庄、工业园、文史陈列室、长廊、露台、文化礼堂等地方资源建成法治文化阵地,精准对接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不同对象需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到原有石雕、格言、导览图、指引牌、灯箱、道旗等实物中,围绕阵地打造特色品牌。例如,在高教园区外围的法治文化中心,建成全市首个地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塘溪镇名人效应,建成塘溪镇宪法主题园,并在园区内建成“阳光普法工作室”;在东吴镇法治文化广场创立 “太白法苑”巡回法律讲堂基地;在东柳街道法治文化长廊建成“风信子”互助社等。
三是服务中心大局,明主题开展法治文化宣传。紧扣“六创联动”工程、“法治鄞州”、“平安鄞州”建设大局,围绕“换届选举”、“剿灭劣V类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明确主题开展宣传,共开展“五水共治”主题宣讲32场,“换届选举”大型宣传活动28场,发放相关宣传挂图和折页2.66万份。在下应街道湾底村宪法主题园、钟公庙法治文化广场、潘火街道创新128创业园区、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等14个法治文化阵地开展“一月一法一案例”主题活动。联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教育局、关工委以及区委党校、机关党工委等部门,定期组织学生、村(居)民、党员干部到各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宪法宣誓仪式、法治夏令营、感悟宪法游,去年以来共组织19批次2000余人次前来参加活动。
四是结合本地文化,找契机弘扬法治文化精神。将法治文化宣传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人、地方文化艺术团体等紧密结合,将法治文化精神渗透到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例如:充分运用塘溪镇沙耆、沙孟海、童第周等名人效应,以在宪法主题园开展的“寻找名人的足迹”、“故乡老照片”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向群众宣传宪法知识,让群众在回忆名人生平的同时感受宪法;在东吴镇法治文化广场开展“12·4”主题宣传的同时,组织当地“老阿姨”腰鼓队、“乡音”快板队编排普法节目,邀请民间书法艺术家书写普法标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法律;以“非遗特色小镇”横溪镇开展“非遗休闲体验活动”为契机,制作“朱金漆木雕”普法宣传品,将法治文化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