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假期学习生活,全市各地突出营造法治氛围,联合多方力量,发挥阵地功能,积极做好青少年暑期法治宣传和安全知识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一、突出营造法治氛围。全市各地通过举办法治讲座、现场制作《我与宪法》等主题手抄报,观看微电影、法治动画、讲述案例、现场演示、有奖问答、普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和青少年充分互动,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宁波大学法学院继续开展“法律大篷车”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法律大篷车”深入我市多个乡镇街道社区,给青少年带去消费者权益、反诈骗等方面法律知识。海曙区通过向中小学生展示仿真毒品,播放宣传片,讲解如何远离毒品、防范和抵制邪教,丰富的课程让青少年快乐的学习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树立起崇德尚法的信念。江北区、鄞州区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暑期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发放《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以小手拉大手,积极宣扬绿色低碳、崇德尚法的理念。象山县黄避岙司法所给20多位小学生上了一堂“法治书法课”。工作人员给在座的小学生讲解了“法”字的含义、相关的法治小故事,让他们在书法兴趣中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二、突出联合多方力量。联合公安、教育、关工委等相关部门机构,挖掘各类法治资源,依托“假日学校”“暑期夏令营”“春泥计划”等载体,由各司法所、青少年宫等组织带领到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讲座针对社会实际和青少年行为特点,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解析校园欺凌相关知识等,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由市律协妇联、女律师工作委员会组建成立的金石榴女律师维权站志愿者律师在宁波市青少年宫带领下走进了东柳、段塘、南门等10个街道社区,为学生带来暑期系列法治教育讲课。江北区桃源社区假日学校与贵州册亨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连线,在暑期给远在贵州册亨青少年们普及法律知识,开展“共编童心结,最美志愿行”法治分享课堂。奉化区方桥司法所联合方桥街道组织办、社事办等部门,在后江村组织开展“假日学校”、“春泥计划”、“红领巾俱乐部”等一系列活动。余姚市精心组织第二届法治夏令营活动,25名法治小宣传员在家长、“姚·蓝”工作室人员的陪伴下,参加了以“法治夏令营 姚蓝伴你行”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慈溪市联合关工委开展了“假日学校”从生活中的小常识出发,引导学生们感知什么是法、法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围绕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未成年人中常见的犯罪现象及原因,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宁海县县交警大队城区中队警官走进华庭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带去了一场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讲座。
三、突出发挥阵地功能。全市各地充分利用法治教育阵地强化实践,力求教育形式多样化以增强普法效果,有力发挥法治文化潜移默化熏陶作用。镇海区蛟川司法所组织带领青少年参观镇海区法院青少年庭、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办案区,了解法院、检察院的整体环境、基本设置与工作职能,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和神圣,了解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及相关法律知识。这种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感受法治教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北仑区组织青少年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法院立案大厅、审判庭,观看了北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图,听取了工作人员对起诉流程、法律援助、文书证据存放等相关法律知识的介绍。严谨的服务流程、明确的职责分工,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法院的庄严和公正。慈溪市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普法授课相融合,创新打造法治“云课堂”网络平台,实现青少年学生随点随播随学的“24h”学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