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工作资讯  >  市县动态

江北区司法局打造“三个平台”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治宣传新篇章

来源:发布时间:2020-10-27 08:39 点击量: 

为切实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江北区司法局依托新媒体平台,融合法治乡村建设,围绕重点人群宣传,积极拓展宣传范围,线上线下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企业、进村(社区)、进学校,截至9月底,开展活动174场,涵盖2万余人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一、融合“三个网络”,5G线上发力开启云端推广。一是数字点播,打造普法“微百科”。开设5G数字电视普法专栏,糅合法治前沿、普法动态、律师说法等多种形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主题,打造面向广大群众的线上“微百科”。与3支律师团队合作,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点内容,录制“律师说法”系列微视频,利用“以案释法”方式,剖析担保、婚姻、继承等新变化,切实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影响力。二是线上宣传,创作普法“微视频”。依托“江北普法”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列微视频。拍摄《民法典—生活的百科全书》宣传视频,借由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天,围绕家庭生活、单位工作将“高空抛物”“婚姻家庭”“委托代理”“合同纠纷”“文明养犬”等民法典热点问题串连成生活故事,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体现民法典处处存在、与生活息息相关,为广大市民打开民法典的知识之门。三是结合移动彩铃服务,开启普法“微公益”。与移动公司合作,推出5G视频彩铃服务,向全区1万余名机关干部投放公益视频来电彩铃,逐步形成人人普法、人人宣传的法治氛围。视频彩铃内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继承、高空抛物等新内容、新变化,碎片化宣传相关法治精神、法律法规,达到耳濡目染、耳熟能详效果,通过持续宣传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机关,提升机关干部学法用法积极性与法治思维能力。

二、抓牢“三项建设”,结合法治乡村推动村民学法。一是制度支撑,积极推动民主法治村创建。依托村(社区) 全覆盖的法律顾问,律师进村开展法治讲座,提升村民法治意识,营造全村支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良好氛围。发动网格员、普法志愿者员队伍开展网格化普法,进村入户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治宣传,实现精准普法、按需普法、菜单式普法。二是人才领航,紧紧抓牢“法治明白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做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推荐、培育工作,按“三公”“四不”“五好”原则选拔有能力、有品德、有责任的法治人才队伍,并连线律师开展线上培训。发挥好70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带头作用,带动村民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熟练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三是阵地推动,加快建设民法典法治阵地。推动“民法+乡村”,结合法治乡村建设,在省级民主法治村毛岙村打造“民法典”主题乡村法治公园。将民法典的精神、内容等元素融合法治长廊、法治讲堂等功能景观,嵌入民法年轮、法治谜语栏等互动设施,寓教于乐让群众就近学习民法典,切实提高民法典宣传覆盖率,鼓励群众自主学习和运用民法典。打造法治乡村知行讲堂,为以案释法展示、法律沙龙活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训提供功能实用、氛围浓厚的特色法治场馆。

三、面向“三大人群”,深入基层做好法治教育。一是普法讲师团进园区,开展“诚信经营 法典同行”系列活动。调动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士44名,建立“民法典”专题普法讲师团,并设置普法讲师团“课程菜单”。依托普法讲师团,深入产业园区举办10余场法治讲座,为300余名企业家开展“诚信经营 法典同行”专题讲座。讲座以民法典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切入点,侧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既有法律的重大更新,有针对性地回应网络侵权等企业所关切的规定,帮助企业理清民事关系,理解法律体系,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二是普法志愿者进社区,开设民法典社区课堂。编印民法典宣传手册,通过漫画穿插的形式,将抽象的条文与具体的生活场景相联系,做到普法内容通俗易懂。联合区团委举办社区普法课堂,邀宁波大学法学院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普法宣讲、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册5000余册,带动社区居民从小至老齐学法、共参与。三是法治副校长进学校,办好师生“法治第一课”。充分发挥全区40名法治副校长作用,依托教师节开展新学期以“民法典”为主题的法治“第一课”活动,引导教师带头学法用法。将民法知识与校园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指导老师们在思想教育中要以法为据,鼓励老师们主动学法、积极用法,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律、守规范的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