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工作资讯  >  市县动态

海曙区司法局“三大工程”为青年律师搭好成长平台

来源:海曙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11-08 09:23 点击量: 

海曙区司法局贯彻落实律师行业“扬帆行动”工作要求,从机制体制出发,通过促实践强内功、提能力强带动,打造优秀青年律师队伍,推进全区律师行业良性发展。

一、“固本工程”强制度,促进青年律师健康有效发展。一是借好外力强师资。建立完善《海曙区律师行业培训制度》,打造由10名专家组成的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师资库”,针对行业党建、青年律师、业务发展“三大领域”的培训工作“精准投放”,惠及全区35周岁以下青年律师117名。二是发好内力促交流。推动律所内部建立培训常态化机制,促进内部交流,如德恒、金汉、众诺等多家律所针对青年律师的性格特点,采用“Coffee Time”理念,定期开展“交流和分享”为主要形式的开放式学习讨论活动及职业沙龙,搭建好青年律师与资深律师交流平台,为行业传承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聚好合力托氛围。响应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依托品牌大所的优势资源,推进行业联席培训体制,为大小所联动、政法线联动“牵线搭桥”,如北京德恒(宁波)律师事务所“闻道讲堂”向公、检、法、司、律全面开放,邀请国内理论和实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业务研讨活动,有效加强沟通与交流,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添翼工程”强能力,提升青年律师法律服务水平。一是提升法律服务主动性。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市场主体法律顾问全覆盖、“千所联千会”、“锋领律师驿站”等项目活动推进,组织青年律师深入企业、商圈、学校等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推荐引导青年律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专业作用,今年共开展法律服务189场,参与青年律师270人次。二是推动法律服务品牌化。结合各乡镇街道的实际特点,从金融、住建、农业等行业入手,逐步建立各具特色的公益法律服务品牌,涌现出“绿丝带”德恒青年普法工作室、“罗德法律服务团队”“知源律师团”“甬小律”等众多由青年律师自建自营的团队,通过“一所一品”进一步促进青年律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积累社会资源,扩大律师行业和律所的知名度和社区认可度。

三、“润土工程”强实践,推进青年律师融入社会治理。一是挑好“矛调”大梁。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各乡镇街道矛调中心建设,组织青年律师深入村社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问诊“乡村治理难题,目前在全区12家试点律师进驻镇级矛调中心工作中,6家试点推选了35周岁以下律师,共有74家村、社法律顾问为35周岁以下律师担任, 45家村社法律顾问为90后青年律师担任。目前已开展坐班法律服务149个工作日,为人民调解案件提供法律意见98条。二是担当“普法”支柱。根据时下热点积极开展电信网络反诈等普法宣传活动,多名青年律师入选区普法办“阿拉普法宣讲团”,积极发挥司法行政队伍的法治专业优势,有效助推“平安海曙”“法治海曙”建设,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共专场法律咨询50余场,线上线下接受法律咨询达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