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司法局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未成年人法律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律保护伞。截至目前,共为1173名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教育矫正、安置帮扶等法律保障,取得良好效果。
一、数字先行,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壁垒。与民政局、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更新完善法律援助对象动态数据库,实时查询受援对象信息。建立“四优先”工作制度,即针对未成年人案件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建立“守护未成年人名优律师库”,将熟悉未成年身心特点的律师纳入人才库,由受援人通过“点单”的方式自主选择承办律师。截至目前,共为1150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回访满意率达99%。
二、突出个别,教育矫治做到精准有效。实施针对性矫正方案,重视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治。截至目前已为23名未成年人建立个性化矫正方案,对心理疏导、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等项目合理设定,采取面对面谈心、入户走访、电话汇报、QQ、微信等多种监管形式开展互动式心理沟通,实现个性化教育矫治全覆盖。与宁海县中医院联合开展了6次大型心理健康“团辅”课,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案心理咨询和疏导。
三、深入关怀,多种模式提升关爱实感。打造“基地+团队+项目”模式,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智力培育、体能训练、农田劳作、情绪疏导等七大块项目内容入手,有针对性地为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生活帮扶、家庭监护指导、教育帮扶、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等专门化关爱帮扶服务。探索“社工+义工”双工服务模式,开展经典传颂、亲子研学等关爱服务示范带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展近20场次专业服务活动。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在儿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前夕集中安排未成年子女与父母远程会见,满足未成年子女“团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