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司法局坚持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刻内涵,注重将“提质进阶”理念贯穿人民调解专业化、法治化、品牌化建设全过程,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主导作用,谱写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新篇章。今年上半年,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3295次,调处矛盾纠纷2155件,调解成功率99.95%。
一、强头雁、重培育,以“进阶”理念促人民调解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骨干调解员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该区范围内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坚持实干导向、严把选人关口,从宁波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品牌调解工作室和等级调解员中遴选出11名业务骨干,建立名师“蓄水池”。明确每位导师最多带两名徒弟,落实每周1次跟班实训、每月1次案例研讨、每季1次学习小结的帮带责任,确保年轻调解员学得进、效果好。加强专业调解力量建设,调整、充实涵盖劳动争议、心理咨询、婚姻家庭等专业领域的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30名。针对辖区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当事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向所在调委会提出专家参与调解的申请,专家可采取“组团包干”方式认领纠纷,并提供一站式化解。
二、强指导、重规范,以“进阶”理念促人民调解法治化建设。坚持“调解+普法”双管齐下,以优秀人民调解案例评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具有以案说法效果、情理法相协调的典型案例整理、发布和宣讲工作,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案例库建设。今年以来,通过广泛征集、认真甄选、层层推荐,4篇案例获评宁波市级人民调解优秀案例。依托“法官指导员”与镇(街)调委会“一对一”结对制度,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优势和实务特长,通过业务指导、分析引导、跟踪督导、案例辅导等形式填补人民调解员业务短板,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业务指导70余次。萧王庙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法官指导员在肖桥头村文化礼堂开展庭审活动,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社治干部、村民等近百人进行旁听,“引庭进村”的方式切实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强机制、重联动,以“进阶”理念促人民调解品牌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将人民调解与党建工作高度融合,依托“家园理事”制度,整合最大“公约数”,以党员干部包片联户全覆盖为基础,通过网格日排查及时汇总隐患线索,按照“访、调、议、办、解”流程梯次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81件。贯彻“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推出“调委会+法庭”结对机制,溪口、江口、萧王庙等调委会先后与基层法庭确立双向协助联动机制,成立联动工作室,实现诉调无缝衔接。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依托莼湖法庭与宁波海事法院之间的“点对点”跨域立案协作机制,创新海事渔业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代跑制”。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模式完成司法确认1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