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司法局依托本地高校专业化优势,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深入探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展机制,通过“校地”高效协同多维度推动辖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度介入,实现法援办案质效跨度提升。依托“校地”合作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案件第三方评估,通过邀请高校法律专家学者对法援案件全面系统开展量化评估,及时掌握案件承办质量、动态调整援助律师案件承办数量,以优胜劣汰为导向,不断深化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搭建案件质量管理交流平台,由高校专家团队授课,解答援助律师疑问,指导援助律师实际案件办理。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案件质量评估350卷(480件),其中发现并及时整改115个瑕疵件,实现群众满意率百分百。
二、多维合作,实现人民调解水平迭代升级。推动市人民调解协会与高校深入合作,联合宁大科院开展“网格融调”机制运作专项调研、搭建“慈调云课堂”、进行优秀案例评选等,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其中落实完成的《慈溪“网络融调”现状评估及发展建议》以及《2021-2022年慈溪市优秀案例选编》等,更是为制定人民调解工作发展规划提供专业理论指导。同时借助“调解学院”教育平台实施专题培训,从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等多维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目前,已通过该平台组织线下专题培训2次、线上直播4次,累计参与人数达2500人次。
三、数智协同,实现社区矫正防控源头支撑。依托“浙里社区矫正应用平台”大数据信息支撑,与高校专家学者联动深入研究社区矫正对象犯罪、再犯罪基本信息等,精准分析成因,并通过抽取共性要素、个性要素,形成《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成因精准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同步建立实践模型并落实数字转化,逐步打造全覆盖高精度的社区矫正防控智能化数字系统,为实现社区矫正“五化”建设提供数智支撑。目前,社区矫正犯罪成因精准分析系统雏形已初步开发完成,项目试运行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