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司法局于近期正式启动法律援助积分管理小程序2.0版本升级改造,在全国率先探索法律援助服务积分与打分的信息化和制度化,通过打分与积分相结合、法律援助机构与援助律师双向积分相结合、服务数据与事后质量核查相结合,形成法律援助服务监督闭环,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
一是首创“打分模块”,强化“全流程”监督效能。在省内首创“积分+打分”法律援助服务管理模式,以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作为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宁波市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援助管理办法》等承办规则设置积分办法,并修改《宁波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跟踪管理细则》,将打分环节纳入对法律援助律师监督重要内容,通过法律援助服务的“电子留痕”,督促工作人员对援助律师服务流程进行全程跟踪、随查随知,并通过后续专人归档检查和质量评估,形成倒查机制,完成法律援助服务“赋分闭环管理”。
二是细化“分析模块”,发挥“大数据”辅助效能。围绕援助律师工作环节,以思维导图等形式,依托法律援助积分管理小程序,从援助律师值班、办案等要素入手,通过大数据对整体援助律师服务质量进行全方面、全覆盖、全流程分析,确保律师服务质量可视化、可量化。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服务经验,查找援助律师工作弱环,推进法律援助决策机制制度制定,督促各区县市法律援助中心完善考核制度、规范化办案、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智慧法援、信息法援”。如江北相继更新完善《宁波市江北区法律援助业务管理办法》《宁波市江北区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办法》等文件,将积分数据作为指派案件的重要依据,择优指派承办律师。
三是推出“参与模块”,助力“红黑榜”激励效能。完善服务质量、服务流程和信息案例上传排名机制,以积分激励律师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援助律师运用法援管理微信小程序,通过报名值班、上传信息、上传案例等方式获得积分,系统对规范操作、及时归档、归档质量、值班质量、案例信息上传等进行排名,并将积分与奖惩挂钩评比相融合,对法律援助律师队伍中积分排名靠后、办案质量不高的援助律师进行暂时停用或者长久停用等处罚,如海曙区对部分案件质量较差、评分较低、被受援人有效投诉、经了解属实的法援律师即纳入黑名单,从而优化援助律师队伍,为受援人提供优质、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