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司法局多措并举,从统筹队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培塑法治素养、从严督导监管等方面,加速推进该市“两公律师”队伍发展,不断提升“两公律师”法护平安履职能力。截至2月底,新增公司律师单位7家,共18家。“两公律师”共有1083名,其中公职律师947名,公司律师91名。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两公”律师统筹使用机制。全面排摸党政机关和相关部门,包括乡镇街道公职律师配置情况,逐一摸清公职律师岗位空缺、有法考资格但不在执法岗位人员的底数。根据不同情况,制订引进配备法律人才的统筹举措,争取当地党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如象山县根据党政机关公职律师配备率不足,各单位符合申领条件的人员情况差异较大的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公职律师共享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结对共享职能相近的原则,对本地区公职律师横向统筹进行跨部门调配使用,让该部分公职律师能在熟悉的职能领域内实现对口帮扶、效能输出。目前,已实现县级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覆盖率100%,下步将实现工作效果全覆盖。
二是用好政策,持续推动“两公”律师队伍建设。用足用好“两公”律师政策,充分挖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潜力,大力发展“两公”律师队伍,优化律师队伍结构,通过排摸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发动参加岗前培训等措施,新增公职律师单位80家、公职律师304人,公司律师单位7家,公司律师28人。
三是精准指导,全力培塑“两公”律师法治素养。从“两公”律师执业需求出发,联合市律协组织举办 “两公”律师岗前培训班,专门邀请法院系统、司法行政系统、高校的理论专家和律师行业的实务专家等,为学员们授业解惑。市、县两级行政机关及企业386名学员参加了为期2天的集中培训。同时,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组织公职律师代表参加庭审观摩活动和召开座谈会。组织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25家单位30余位公职律师代表参加庭审观摩和座谈会。通过以案释法、座谈交流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公职律师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能力。
四是加强监督,全面规范“两公”律师执业行为。加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市律协成立两公律师委员会,由协会副会长担任主任,其他副主任分别由市公安、市市场监管局、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律师担任。组织两公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案卷评查、法律扶贫、法治宣讲等公益性活动,提升两公律师社会形象。大力选树在推进法治建设中作用发挥好的优秀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典型,推荐公职律师参加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