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化解机制,完善工作流程等方式,多管齐下,将人民调解触点延伸至专业领域,扎实防范化解医疗纠纷。
一、加强区级调解资源统合力度。坚持诉求问题与专业调解组织建设同步跟进,结合《宁波市建立医疗纠纷诉讼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的意见》工作要求,沟通协调市司法局、市医调委、区委政法委和区卫生健康局,解决市医调委进驻区矛调中心,由2名市医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轮流坐班、日常随叫随到,并将市医调委具有行业专业背景经历的调解员纳入区级调解专家库,为医疗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服务。2021年,宁波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海曙区医疗纠纷89起,成功率达100%。
二、健全内外互通办理化解机制。推动诉调、专调、访调联动,进一步规范案件移送调解流程,着重做好诉调、访调和区矛调中心与各级调解组织之间案件的移交、审核,对于当事人直接申请、法院和部门移交的难、重、大医疗纠纷,即由区级调解组织直接介入调解。同时,充分运用专业力量,提升纠纷调解权威性,如石碶司法所与吴剑鸣医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对相关医疗纠纷的赔偿、补偿金额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并在充分考虑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近两年,海曙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6起,成功率100%。
三、完善纠纷化解一体化工作流程。对受理的医疗纠纷化解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可能引发的矛盾进行事先疏导,做好“繁简分流”,对简案结合“共享法庭”等数字化手段简化调解流程,对难案必要时深入医疗机构纠纷现场,走出办公室沟通调解。同时,规范医患纠纷矛盾预防处理,做好全程跟踪,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社会风险防范预警,努力将社会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针对医患双方存在不稳定因素问题,积极引导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