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全面依法治市  >  工作动态

余姚市泗门镇以数字融合治理打造乡村治理“智治”新模式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06-23 09:37 点击量: 

余姚市泗门镇以数字驾驶舱为核心,以谢家路村先试先行打造汇集人员、房屋、出租房、商铺、企业等全村基础信息的“智慧板凳”,深化升级基层治理“一张网”,试点应用数字泗门事件处置及网格巡查平台,全面推进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企业、村民全覆盖,为乡镇(街道)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变革提供了思路和借鉴。日前,“余姚市泗门镇以‘智治’破基层治理之惑”获评浙江省2021年度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一、精心谋划,加快“智治”平台建设。一是构建村级数字大脑。新建综合“智慧室”,集成智慧党建、出租房智能管理、e宁波、网格管理、平安村居、即时呼叫系统、农业设施泵站云管理、高杆瞭望系统等智能平台和设备,实时掌控村情村貌。打造村级数据库,汇集党建、人员、房屋、出租房、商铺、企业、道路、河道等全村基础信息,对接镇级办案系统数据。二是拓宽民情收集渠道。推广应用党建智慧平台,结合联六包六工作机制,构建线上“镇党委-村党组织-前哨支部-党员-群众”五级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指尖党群服务直通车,激发党员活力,带动群众积极融入数字体验。设立小板凳说事亭,每月10号为固定说事日,村干部主动上门、沟通交流、听取民意,2021年以来累计收集各类合理化意见建议382条,解决处理373条。三是打造“智治”管理闭环。建立村级“智治”管理服务闭环区,设置“智慧室”、村民客厅、村数字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安排专人汇总智慧党建、数字服务中心等不同渠道反映的问题,梳理后流转至相关线、办、前哨支部和组,通过一键呼叫系统,全域巡逻车5分钟内到达村域各个角落,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程闭环管理。

二、锚定网格,提高综合治理质效。一是优化网格设置。将原有的4个大网格细化分解为12个小网格(10个村民小组+1个市场区域+1个小区组合),便于区域情况的快速熟悉和村干部的责任落实。采取竞优上岗的方式,每个网格择优录用1名网格长,加强资金保障,促进网格提质增效,实现了一“网”兜起大小事、“小网格”优化“大治理”。二是重塑网格流程。针对网格员专业能力欠缺问题,重新界定“4+3”网格工作巡查对象(即日常巡查本职区域、占道经营、市政设施、道路交通4项内容,定期巡查小微企业、出租房、沿街商铺3项内容),每个巡查对象设定“N+1”定操内容(N是镇各业务部门明确需要检查的内容,根据需求定期调整;1是网格员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发现问题通过“浙政钉”自动上传至镇矛调中心。三是用好网格平台。运用事件处置模块,汇总e宁波、智慧党建、数字市政等平台事件数据,进行比对去重、分类分流、归口处置;网格巡查模块,将巡查对象、内容、频次规范化流程化,实时定位并记录巡查轨迹,实现巡查频率统一有序、巡查内容规范明确、巡查结果一键上传、巡查轨迹全程留痕。

三、多措并举,提升整体智治水平。一是推进“平安村居”。利用社会资本启动“平安村居”工程,动员村民安装监控摄像头380个;在企业周边、河道等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在中心区域安装高杆监控,全时段监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秸秆焚烧等事项。为全村600余套出租房更换智能门锁。租客可登录智能门锁平台,在线进行信息录入、房源选择、租金支付方式确定等操作。二是优化便民服务。建设村数字服务中心,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企业、村民全覆盖。在原有的社保、计生、民政等服务基础上,拓展提供厨余垃圾、户口迁移、老年证办理、项目审批等农村高频服务事项,采取“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当前,村级服务窗口可受理事项114项,2021年全年办理事项7756件。三是实时预警预测。2021年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共上报处理事件16274件,累计检查小企业、沿街店铺、出租房2600户,上报隐患问题770个。依托“泗门镇数据驾驶舱”系统,多维度展现基层治理现状,提前设定预警规则,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基层治理状况的实时预警预测。目前已经汇总年度事件数据3万多条,发出预警信息近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