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业作为余姚市特色支柱产业,年市场交易额超千亿元,中国塑料城更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近年来,余姚市聚焦“塑料产业”发展合规需求,加强事前合规建设、事中化堵为疏、事后集成服务,为塑料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凝聚合力推进事前合规建设。联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7个部门协同梳理塑料产业相关监管事项,形成涵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应急管理、生态环保、消防救援等7方面20项监管事项清单,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问题会商,动态编制并下发《企业经营治理法律风险梳理与提示》,加强对塑料企业的全方位、全流程监管,累计覆盖企业达1000余家,提供“菜单式”合规指导服务53次。
二是精准发力推进事中化堵为疏。聚焦塑料制品产业,优选10个执法司法部门15名干部、5家律所17名律师组建“YAO益企”合规经营指导团,依托《关于塑料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法治需求的调查问卷》,全面梳理环保、知识产权、转型融资等10类与塑料企业生产交易关系密切、咨询频率较高的标准化法律服务清单,加强精准输出。如,余姚市通过联合执法,重拳出击打击销售假冒产品、商标侵权、发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查获多起特大假冒品牌塑料原料案,涉案金额高达6亿余元,有效遏制了假冒违法行为。
三是平台助力推进事后集成服务。以塑料原料交易、塑料模具生产等全链条法治保障为要点,依托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管理中心平台,归集塑料行业“共享法庭”、塑料城商会营商环境直通站、塑料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资源,实现综合受理、合规评审、法治体检、矛盾调解等服务集成办理,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调研塑料企业67家,收集用工、侵权等问题线索38条,发布典型案例35个,化解涉企矛盾纠纷7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