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工作资讯  >  市县动态

江北区司法局“教科书式”执法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

来源:江北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4-17 17:51 点击量: 

近年来,江北区司法局聚焦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目标,着力提升全区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与江北区行政综合行政执法局合作打造“教科书式”行政执法实践项目,形成可执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执法样板。近日,获评浙江省2022年度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一是示范文本全流程规范,保障执法有据。该区聚焦行政执法文书制发难度、学习成本双下降,编制表格化示范文本,引入律师审查反馈环节,确保案件要素全、表述无歧义,简化、优化执法效率。编制的《综合行政执法证据清单》涵盖六大类别、三十余种常见案由,实现案件分流分类处置,定向破解办案难点。2022年,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8支专业执法队伍和赋权街道(镇),结合各自行政执法事项中常见的事项完成“教科书式”执法手册编制,将办案流程规范化向基层延伸。近年,全区办案量逐年上升,2022年度共办理案件5179件,较去年同期增加40%。

二是执法录像全过程取证,实现执法留痕。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完成执法记录仪配备覆盖全部一线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及辅助人员班组长,实现执法过程实时录像。建立专用视听资料工作站,用于监控视频抓拍留存、记录仪视频自动上传,储存相关执法过程视频。落实执法区域“天眼全覆盖”,通过公安、交警、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9194路视频探头共享,将电子巡查取证区域扩大至路面、工地、店铺等部位,高度还原执法现场,基本避免采取封存、扣押等强制措施。2022年,执法冲突案件、扣押物品案件发案量,同比分别下降90%、98%。

三是电子证据全公开认证,闭合证据链条。引入视听资料电子公证模式,做好视听资料合法认证。通过与第三方公证处合作,执法队员使用执法记录仪、通过视频监控取证后,将电子证据实时传送至公证部门。由公证部门对电子证据进行认证,并出具《电子数据存证公证函》,有效提升证据证明力。疑难案件通过在第三方公证处留存向违法行为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关电话、现场送达视频资料,邮寄、留置送达记录等过程证据,形成可回溯的文书送达现场,有效规避行政复议、诉讼的风险。完成行政复议“零纠错”、行政诉讼“零败诉”的两案“双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