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曙区司法局紧盯未成年重点人群,多角度入手密切关注未成年人法治思想状况,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推进对未成年人整体法治支撑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发挥教育功能,筑牢未成年人法治理念。针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防范PUA、反校园欺凌等重点领域,创新情境剧场、互动课程、拓展游戏、职业体验等多种“沉浸式”学法模式,立足校园主阵地持续开展“点单式法治课”,已推出家长群管理事项、借贷与担保、住宅小区自治、青少年&网络游戏等10余类特色普法教程,打造“小獬豸”“法治大富翁”“雪崩法治桌游”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法治周边,累计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法治文化”系列活动30余场,惠及师生2万余人。用好校园法治“啄木鸟”职能,对未成年人监管、教育的校园规章制度进行查漏补缺。针对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涉学生常见问题提供专业认定,今年共化解校园矛盾纠纷7起。
二是提升帮扶效能,前移未成年人关怀端口。对全区11名未成年矫正对象“全覆盖”“一对一”建档并进行“精准画像”,详细掌握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家庭现状、身心发育、犯罪特点等情况,量身定制矫正方案。在社区矫正中心建成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站,通过“家长成长小组”“智慧家长课堂”“家长互动营”等活动载体,运用角色扮演、镜像对话等互动模式,提升家庭成员包容度,优化未成年矫正对象成长环境。截至目前,已对所有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及家庭建立“一人一户一策”精准服务,共进行点对点访谈16次、推进相关教育活动5次。
三是优化援助动能,保障未成年人法治需求。持续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条件、范围、程序和内容的强化宣传。借助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平台全覆盖优势,推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优先受理”、“容缺受理”、“限时办结”、“全程反馈”等机制。优化“个性化服务”,如对部分未成年受害人联合民政局进行心理疏导、对聋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专业手语老师“上门服务”。今年共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82件,为陷于离异抚养纠纷、家暴的家庭提供法律服务10起,接受法律咨询千余件件,心理疏导咨询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