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姚市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聚焦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风险化解、涉企法治服务水平提高等重点领域,“全过程”服务保障企业法治需求。
一是清环境,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信用领域法治化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及履约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制度,在安全生产等32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方案,召开“信用余姚”“法治余姚”建设宣传工作推进会,开展信用法治宣传“八进活动”。加大商事纠纷调解化力度。依托“明心驿站”平台,特邀57名“两代表一委员”等组建专业疏导团队,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和自动履行;依托商会共享法庭,构建涉企纠纷“联防+调解”机制,吸纳企业家等组建特邀调解队伍,形成“联调化解纠纷、联动防范风险、联建实现善治”的基层治理模式,高效化解涉企纠纷。推动民企贪腐实质性遏制。推进“护航2024”打击治理涉民企内部贪腐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涉民营企业内部贪腐案件“发现难、立案难、处置难、挽损难”等痛点、堵点问题,重点打击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7类涉民企内部贪腐犯罪。
二是强指导,化解风险注重护航企业发展。以“增值化”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责,持续完善跨部门双随机监管体系,推动跨部门双随机全覆盖、常态化,形成监管合力;制定印发年度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计划17项,覆盖行政执法单位29个,切实降低各部门上门监管频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以“主渠道”定位强调涉企复议化诉作用。挂牌成立涉企绿色服务点,拓宽企业申请咨询绿色渠道;依托“行政复议云服务点”,提供线上案卷查阅、听证申请等功能服务,减轻企业诉累;集结骨干力量做好涉企案件繁简分流,除重大疑难案件外,按照快收、快审、快调、快结等“四快”办案原则,件均办结时间缩短10天。以“目录化”指引深化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编制《塑料产业合规指引》入选全省拟编制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第一批),下发《余姚市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开展《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合规指引》编制可行性调研,实地走访经济开发区、杭州财经大学法学院等单位,梳理机器人制造行业涉法高频风险点,为下步编制指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合规指引》已申报2024年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
三是优服务,大力提升经营主体法治体验。丰富涉企法治服务“一类事”场景。将省级指导目录和余姚特色服务事项融合,形成梳理形成4类18项涉企法治服务事项清单、13项高频法治服务“一类事”清单。创新推出“涉外会展法律服务一件事”,助推广交会参展企业出海抢单。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一个圈”设计。深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全面梳理全市现有三级实体平台及各类服务资源,印发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清单。激活涉外法律服务“一支队”职能。依托宁波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资源,延伸打造余姚市涉外法律服务分中心(宁波区县市首家),参加宁波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大会,梳理全市外语类法律人才。设立首家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审判巡回点,举办“县域经济涉外法律事务”圆桌论坛,聘任高层次“法务专员”服务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