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工作资讯  >  市县动态

江北区司法局以建设现代化调解体系为牵引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来源:江北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11-25 08:43 点击量: 

江北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调解员培育体系,持续打造调解服务站点,优化调处举措,推动调解工作向专业化、精准化、融合化发展。

一是校地联动促进调解专业化建设。发动资深调解员、高校学者、各领域专家等资源加入调解学院师资队伍,提升培训质量。依托高校资源成立专家顾问团队,有效发挥顾问在调解培训、法律咨询、参与重大及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中的作用,优化调处质效。以居物业、婚姻家庭、劳动用工等高发的矛盾纠纷为脚本,与宁波开放大学编印人民调解案例集、拍摄调解系列情景剧,将其作为培训教材,不断丰富教学课程。依托宁波调解学院线上线下开展调解技能专项培训,并通过分级分类培训+驻点实训+下沉指导的方式,针对性提升调解员实操能力。

二是因地制宜实现调解精准化服务。在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区域设置特色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精准化解矛盾纠纷。针对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区域个体经营户多、矛盾纠纷多发等现实情况,设置“鹭林里”公共法律服务站,帮助市场商户及顾客现场化解消费纠纷。整合区内法治服务资源,在电商企业集聚区建立“E企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站,整合北税e站、警企服务站、共享法庭等8个站点力量,联动破解直播电商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合同、劳动等纠纷。聚焦涉外纠纷专业性强、沟通难等问题,筹建江北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融入“以外调外”“双语服务”等特色调解模式,有效提升涉外矛盾化解成功率。

三是实践创新推动调解融合化提升。将调解与普法工作相融合,创建“我调解 我普法”特色调解品牌,落实“调前明法、调中讲法、调后析法”工作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将调解内涵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创新总结“慈和里”“629”“五维”等具有辖区特色的调解工作法,巧用宁波老话、慈孝文化等载体,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调解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将辖区个人及品牌调解工作室作为承接诉调、访调等委托调处案件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