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司法局聚焦水产养殖户全程法治需求,构建“水产养殖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护航全县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项目化”推进。将法律服务水产品产销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持续实施“法治惠民十件实事”工程,启动“水产养殖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依托“民商法治诊所”,聚焦县域内特色水产品育苗、养殖、销售等关键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法治护航。优化整合全县法律服务资源,围绕蛏子、牡蛎、青蟹等主导产品,组建以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者为骨干的专项型法律服务团队4个,成员近30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体检”32次,解答法律咨询百余人次。二是“个性化”服务。根据养殖户和合作社法律需求,制定海塘承包流转协议、养殖产品购销合同、线上销售法律风险提醒等个性化法律服务清单,帮助开展水产品购销合同审查70余次。定期开展“法治体检”、研判预警市场风险,建立养殖户“法治健康档案库”,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帮助规避法律风险,出具法律风险防范建议书46份,为养殖户减少损失近50万元。同时通过网格走访、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深化以案释法,有效提高养殖户用法能力。三是“闭环式”管理。深化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积分制管理评价机制,建立法律服务工作日志,强化服务全过程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相关人员整改落实。通过电话、微信、走访等方式进行回访,形成“闭环式”服务链条,养殖户回访满意率达100%。完善问题汇集、问题交办等机制,对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难点重点问题,推行周会商、月调度,横向联动农林、乡镇(街道)等单位,同时引入人民调解协会等社会力量,形成“政社”多元协同链条,共同化解难题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