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北区司法局探索“以矫助矫”社矫帮扶模式,以修心教育为主,心理矫治、自我挖掘、信用关联为辅,有效帮扶辖区4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实现高中学历覆盖率达64%,技能培训覆盖率67%,无业人员同比下降11.48%。一是以社矫渠道多样化助力矫正对象回馈社会。打通社区服务、交通协调、敬老院助老、城管义工、爱心导医等公益劳动渠道,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正面角色体验,开展“我在矫正中心上大学”“匠心工坊”、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等双提升活动平台,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讲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故事,助力江北区公益组织,跨越2100公里给西部山区孩子无偿捐赠2000余册图书、600余本字典、700余件衣服,获得媒体正面报道和良好社会反响。二是以助矫队伍多元化挖掘矫正对象自我潜力。将有技能特长的矫正对象扩充到教育帮扶力量讲师团队,形成日常帮教合力。如鼓励矫正对象加入到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教育帮扶的队伍中,为就业困难、学历偏低的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指导、创业互持等,开设《企业运营与管理》系列培训课,为其他需要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导向性帮助。目前,已组织矫正对象开展摄影、护理、收纳师培训等技能传授活动6次,参与168余人次。三是以护矫机制多维化助力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完善社区矫正对象信用就业帮扶机制,统筹辖区资源,设置社区矫正中心教学点,加强与30余家企业、8家社会组织的合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岗位等储备资源。同时,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微心愿认领等公益活动,将服务时长录入个人信用积分数据库,社矫对象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兑换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学历提升等专项帮扶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信用评估727人次,良好及以上的占15.6%,优先帮扶信用良好的13名矫正对象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