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余姚市司法局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以法治作品、法治品牌、法治精品为抓手,推动全市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送法治文艺作品。积极拓展法治文化展现形式,建立法治文艺作品资源库,歌曲《童年》(民法典版)、情景剧《阳光下的守护》等7支文艺作品入选该库。联合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部门,结合“文化下乡”活动,推选相声《法与财》、姚剧《赌博真是害人精》等3支法治文艺特色节目进行重新编排,纳入“文化下乡”表演节目之列。依托村级文化大礼堂、百姓大舞台等平台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法治电影18次。
二是创法治文化品牌。挖掘本地红色法治文化、王阳明思想中法治元素,梳理形成《德治、法治、自治——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在刑事法学方面的创新实践》等2篇理论文章。迭代升级浙东红色法治文化展馆、王阳明法治思想展示馆,参观人数累计突破百万。联合市总工会、陆埠镇等部门(单位),探索在企业、蓝溪风物非遗馆等场域建立法治文化传播阵地,进一步拓宽法治文化输出渠道。
三是寻法治文化精品。开展法治文艺征集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姚剧、糖画、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推动各部门单位、司法所、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新增法治文艺节目4个、作品421幅,2人分获宁波市2024年“我与宪法”主题文化作品比赛征文类三等奖、动漫微视频类优秀奖。举办首届青少年法治创意大赛、法律知识竞赛等趣味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