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全面依法治市  >  工作动态

余姚市多维度构建法治服务网络 精准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7-15 14:44 点击量: 

余姚市紧扣“企业需求在哪里,法治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理念,统筹“阵地赋能、智力支撑、服务直达”三大关键,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法治服务网络,为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劲支撑。

一是搭建平台,坚实法治服务网络阵地。统筹重点产业布局与企业法治需求,依托营商环境联络站点,在重点园区、产业集聚区、乡镇街道推进法治实践站共建。立足塑料、光学电子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合规痛点,在塑料贸易、智能机器人、光电信息、文化装备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区搭建风控法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风控“法治体检”,提供风险识别判定、管理流程优化等指导。吸纳法务、金融、公证等领域优质服务机构19家,整合涉企服务资源,搭建互动共享的法治服务平台。平台成员发挥专业优势,采取“宣讲+答疑+服务”模式,入企开展全方位“法治体检”,排查劳动人事、合同履约等风险隐患。

二是优化智库,加强法治服务网络中枢。依托全市律师、法官、人民调解员等专业法律人才资源,遴选16名实务专家,组建课题研究法务团队,参与研究服务企业法治课题和重点创新事项,健全课题调研、集中会办等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牵头制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规范》等2个团体标准,推动涉企规范执法、第三方检查监测平台研发(全省首创)等课题成果落地转化。优选行业主管部门执法骨干、律师、会计师和行业协会专家等组建法律风险防范指导团,深入特色产业及龙头企业,系统梳理在第三方服务供给、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涉法需求。稳步推进编制智能机器人制造、文化装备产业等4大行业风控法务指引,提升重点产业整体风控能力。其中,《智能机器人制造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重点产业风控法务指引目录管理项目。探索组建由110名“法治监督员”、专业律师人才构成的“法治经理人”团队,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千名干部助企纾困”等公益助企活动,对联系企业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点对点收集、解决企业各类法治问题,推动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三是提升服务,畅通法治服务网络末梢。依托智库法治团队资源,成立全市首家商事调解中心,聘任包括7名“宁波市名优律师”在内的23名律师为商事调解员,在金融、知识产权、保险证券等领域提供公益性专业调解服务。围绕企业全链条法治需求,整合风控法务平台、法律风险防范指导团等资源,推行综合受理、合规评审、法治体检、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同步配套推广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推送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梳理与提示清单,助力企业精准识别风险、构建匹配产业发展需求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聚焦企业出海需求,提供“展前排查、展中咨询、展后解纷”的全流程涉外会展专项公益服务,覆盖产品质量纠纷、国际税收、投资风险规避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