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仑区司法局紧扣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主线,纵深推进“法律法规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构建系统化法治宣教矩阵,普法覆盖全区37处宗教场所,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涉及金额100余万元,实现法治文明与宗教和顺同频共振。
一、精织机制网络,夯实全域普法根基
一是责任体系标准化。成立区民宗领域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拟制《北仑区民宗系统2024年度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计划》,指导全区37处宗教活动场所制定实施方案。组建“三人驻堂小组+场所负责人”宣讲队伍,累计宣讲60余场,活动主题涵盖宪法、民法典、宗教事务条例等,积极推动党委领导、基层参与、场所负责人密切配合。二是队伍培育专业化。指导全区宗教活动场所建立普法小组,动态管理普法宣讲骨干,吸纳各类普法专家20余名,囊括法学、社会学、宗教学等专业领域,聘请律师团队开展驻点轮训,提升宣讲水平。三是资源保障制度化。将普法经费纳入宗教场所年度财务预算,联动区委统战部、区司法局、区委宣传部等多部门协同保障。
二、精铸宣传链条,建强多维普法阵地
一是硬件载体全域覆盖。以三个“省级宗教场所普法基地”为样板,推进宗教场所宣讲队、普法长廊、宗教场所多媒体法治宣传室的标配30余处,常态化开展爱国法治教育,惠及4000余人次。二是数字赋能精准触达。依托微信、抖音等平台推送法律法规800余条,充分实现信教群众指尖学法。三是按需服务靶向供给。根据宗教场所需要,聚焦合同纠纷、财物管理等需求,开展“菜单式”服务送法进经堂、僧舍20余场,发放图书资料1000余份。
三、精耕治理实践,提升法治融合实效
一是爱国教育凝心聚力。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升国旗唱国歌”“同心学党史 同行促和谐”等教育实践活动,配合线上线下法律知识考试、法律知识竞赛等,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引导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二是专项治理净化环境。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治理,深入开展治理“农村寺庙商业化及‘假和尚’盛行”专项活动,规范场所管理秩序。三是矛盾化解促进和谐。成功调解八字寺和霞浦基督教堂与周边居民、企业的矛盾纠纷10余次,涉及金额100多万元;金莲寺负责人更换规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