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奉化区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整合多部门执法服务力量,以深化“法护营商”十二策和首创“法护营商”十二条负面清单为组合拳,推出一系列靶向精准、规范高效的优商护企举措,着力营造稳定可预期、公平又透明的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精准回应企业需求。聚焦企业经营难点、政府服务盲点、社会关注热点,创新推出 “法护营商”十二策和十二条负面清单,明确执法、审批、监管、服务等领域可为与不可为事项,通过“法治奉化”公众号、8718平台线上广覆盖,联动11个涉企部门线下发放宣传手册9000余份,确保政策精准触达市场主体。搭建“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奉商思享汇、“智汇奉治”、府院会客厅等沟通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收集解决惠企政策落实问题30余个,实现企业“问题清单”向政府“履职清单”高效转化。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编制并发布气动、厨卫、餐饮等行业风控法务指引,归集《企业出口有关法律风险及应对建议》,常态化开展“送法送策”进企业、园区活动。
二是规范执法检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区委巡察+法治督察+纪检监察”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全力纠治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执法不规范问题,随机抽查行政处罚案卷60余卷,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个,向区纪委区监委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条。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观察点、畅通“12309”企业法律服务热线、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网站端口等问题线索收集渠道,核实处置不规范涉企执法问题线索13起。探索实施涉企检查“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拓展非现场检查场景,年内开展涉企“综合查一次”608户次,减少入企324次,检查户次同比减少72.1%,实现精准监管与企业减负“双平衡”。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优化企业办事体验。优化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构建项目开工前审批及竣工验收“一类事”等服务新场景,提供项目统办、“帮小二”线上帮办等增值服务,提升企业项目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全流程服务企业投资项目56个、代办项目审批事项142件。积极探索构建“政企协”协同发展新机制,组建由商务、海关、中信保、浙商银行等涉外部门及服务机构参与的企业涉外服务联盟,累计服务企业超1000家次,协调解决企业合规“走出去”等问题130余个。组织涉外企业代表参加“宁波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护航奉化行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分析会”,涉外律师智囊团专家就企业海外业务合法发展与风险防控提供精准指导。